欧美市场“几近关闭”,新兴市场“无利可图”
曾经的光伏龙头企业无锡尚德近日陷入破产风波,似乎宣告中国光伏产业已经到了生死存亡关头。“如今能做的就是熬下去,最后谁还能生存谁就是赢家。”有光伏企业在广交会上表示,光伏产业正遭遇内忧外患:欧美订单不敢接;新兴市场因“价格战”激烈,企业无利可图。有业内人士表示,整个光伏行业已经进入洗牌期,起码要2-3年。
外患:“第二只靴子”6月落地
中国机电商会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年,我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对欧洲出口额同比下降45.1%,仅为111.9亿美元。有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光伏产品90%以上出口到国外,其中长期以来又形成了以欧洲市场为主、美国市场为辅的出口模式。因此,如果说此前美国双反终裁税率出台,已经让国内企业苦不堪言,那即将6月初裁的欧盟“双反”对中国光伏企业更是“雪上加霜”。
其实,在欧洲市场上,已经出现了恐慌性拒绝欧洲单的现象。“欧盟已经设立针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强制登记日,实质上等于变相宣布了追溯期的确立,一旦欧盟于终裁时提出追溯,则中国光伏产品还需补缴追溯期的惩罚税。因此来自欧洲的订单很少,而我们也在观望6月初裁结果,很少去接欧洲的订单。”
内忧:产能过剩致恶性竞争
辉伦太阳能市场部经理袁全表示,在本届广交会上,新兴市场的询价明显增多。“新兴市场的涌现,让我们暂时忘却欧美市场下滑的痛苦。”
不过,也有光伏参展商表示,虽然新兴市场需求旺盛,但因为国内同行间大打“价格战”,企业的利润仍在下滑。
张玉钊转身指着身后一块光伏板说:“以这块光伏板为例,去年还卖0.52美元/瓦,如今已经跌至0.47美元/瓦。以前出口订单的利润率20%-30%,但如今,业内利润率最高的企业也就20%左右,行业普遍利润率在10%左右。”
价格竞争激烈的原因是目前我国光伏企业普遍存在产能过剩。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建成的光伏组件产能达4500万千瓦,是2009年的700%。
政策:业内盼行业标准早规范
针对光伏企业目前面临的困境,商务部、工信部等相关部委近期纷纷表态,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扶持意见,其中可能包括光伏业准入条件等内容。这一消息得到广交会上多数光伏参展企业的欢迎。
袁全表示,对于中国光伏行业来说,要想真正走出目前的困境就必须将过剩的产能降下来,提高准入门槛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但政府只需要制定好行业游戏规则,最终还是需依靠市场力量优胜劣汰、推动行业整合。”袁全同时表示,由于库存问题,我国光伏企业仍会不计成本地杀价,这将会带来产能大清洗和行业洗牌,而这次洗牌将长达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