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导致光纤价格下降,集采忽视质量监测引发产业质量诚信危机。双重挑战下,光纤产业链很容易陷入一种恶性竞争的怪圈。
“看着今天的价格,不清楚的人或许不知道2001年每芯公里光纤售价曾高达1800元。但现在价格只有60~70元。”2月8日,中国电缆光缆专业委员会联合行业内多数线缆厂商在京召开《关于召开加强质量管理营建绿色安全网络座谈会》,这句话则成为会场的主旋律。
60~70元的价格,对于大多数线缆厂商来说已经难以维持利润,危及存亡。然而,比这更严重的是,线缆的质量也严重下滑。“今天的质量已经远远不如当年,质量下降十分明显。”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林中对全国几乎所有光纤光缆厂商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得出如上结论。显然,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诚信,同时更威胁网络安全。
供求决定价格
回想2001年,当时是我国光纤需求最紧俏的时候,光纤价格也因供求不平衡达到史上最高峰。当然,巨大的利润也引发了无度的扩张,当时我国线缆厂商一度达到200家,比现在还多,产能过剩已成定局,随后,一场互联网泡沫破灭所引发的光通信危机让大部分企业的发财梦破灭。
2003年,光通信市场复苏,但光纤价格却如同今天的股市一般一蹶不振。2009年,3G牌照发放引发光纤需求猛增,当年光纤短缺1000万芯公里,光纤价格回升至90元。然而,如历史重演,2010年光纤产能过剩,光纤集采价格跌至65元。虽然今天我国光纤需求接近一亿芯公里,但总体产量仍然大于需求,产能过剩必然出现。
“产能过剩导致了今天光纤产业的极度不稳定。”林中如是总结。
集采上演质量问题
如果说企业自身的无序发展导致了价格跳水,那么质量问题又是何时产生?
“多场的质检来看,大部分国内厂商的产品质量不合格,今年运营商的抽检反映了多次的质量问题。”一位地方运营商人士对于我国光缆质量表示担忧。
中天科技副总薛驰表示:“一些厂商恶意低于成本报价获取订单,然后偷工减料生产,从中获取利润。质量必然不过关。”这种现象被业内认为是混乱根源。
同时,运营商在集采时不注重质量检测,导致低质量光缆有机可乘,极大程度上纵容了质量下滑。对此,上述地方运营商人士表示:“目前光缆需求量非常大,厂商很容易检测时采用替代品蒙混过关。”对此,林中认为,只有运营商加强抽检,并进行第三方检测,严惩质量不合格厂商,质量问题将逐步解决。
原武汉邮科院总工程师毛谦也表示:“只有运营商加强质量检测,产业链很快就会恢复正常。”
企业六国论
“低质低价的状况在国外虽有发生,但很快就会得到遏制”,线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仲麒认为,“首先低于成本报价违反招标法,要受到法律制裁;其次国外行业协会有权利约束企业行为,协调产品价格。但国内违法报价的行为国家不管,行业协会对于企业没有约束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线缆部主任刘洪峰表示:“此类现象其实是行业竞争所导致的必然结果,我国主流线缆厂商很难联合一致来控制产业发展。”注:烽火、长飞、中天、亨通、富通光纤产量超过国内总产量80%
他认为,几大厂商产量相当、实力相近、利益一致,形势如同战国时期六国,虽有苏秦合纵,但“凡势均力敌之联军,罕有成功者”,利益冲突导致联盟难有作为。
低价低质就如同一个漩涡,国内厂商在这种不正常竞争中已渐渐接近漩涡的中心。当然,厂商也在试图力挽狂澜:中天、富通都在成立大型质检中心,并对外开放,以保证稳定产品质量。亨通光电总经理钱建林的话颇有代表性:“关键时刻绝不参与恶性竞争,可以放弃份额,保证企业利润,维持产业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