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行业盲目发展尝苦果

www.jctrans.com 2012-2-17 9:30:00 中国商报

导读:龙年伊始,曾经豪情满怀的浙江协成硅业有限公司(下称协成硅业),却并没有忙于新一年的生产计划,而是进入了清算破产程序。

  龙年伊始,曾经豪情满怀的浙江协成硅业有限公司(下称协成硅业),却并没有忙于新一年的生产计划,而是进入了清算破产程序。

  “目前公司已经全面停产,5月后才会有新的结果。”中国商报记者致电该公司行政办公室时,得到的是如是答复。

  80%的企业停产

  3年前,协成硅业曾有着美好的憧憬。2008年6月,作为协成硅业的母公司,新成达集团描绘的美好蓝图是:总投资40亿元,建设一条规模达400兆瓦的太阳能光伏电池和3300吨/年的多晶硅生产建设项目,其中一期项目总投资约8亿元,项目将在5年内全部建成投产,预计将实现年销售收入120亿元。这个规划蓝图让嘉兴港区政府很是兴奋。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全部投资尚未完成,公司便宣告破产。据知情者称,法院已要求协成硅业尽快向浙江子城律师事务所申报债权。对于这样的结果,是很多人预料不到的。

  协成硅业的境遇绝非偶然和个别现象,涉硅上市公司的业绩预告普遍“变脸”转阴就说明了这点。中国商报记者统计发现,包括江苏阳光、向日葵、拓日新能等光伏概念股相继发布的2011年业绩预告都出现了“变脸”转阴,其中,拓日新能宣布亏损幅度或达250.62%。

  如今那一批“涉硅”上市公司,从“有硅为王”摇身一变为“谈硅色变”。截止到2012年1月31日,A股光伏概念股相继发布2011年业绩预告。除上面提到的江苏阳光预计盈利下降80%外,天威保变母公司也预计盈利下降超过90%,向日葵预计盈利下降90%,航天机电盈利将下降90%,超日太阳预计盈利下降65%,拓日新能则宣布亏损幅度或达250.62%。

  “去年11月底,80%的多晶硅企业已经停产,受产量增长及下游需求有限双重因素的影响,2012年多晶硅价格难现转机,需求增速放缓已成定局。”这是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传出的消息。

  其实,早在去年9月,全国40多家已投产多晶硅企业中有一半已停掉全部生产线。中国商报记者查阅上市公司公开信息发现,2011年11月11日,天威保变公告宣布,其子公司天威四川硅业有限责任公司已于近日停产进行临时检修。而该子公司由天威保变、岷江水电和川投能源托管各参股51%、14%、35%。此外,新光硅业、乐电天威等多晶硅企业也已停产。截止到去年年底,20家准入名单企业中除洛阳中硅、宁夏电力等一些地方国企未宣布停产外,其他企业多晶硅项目均处于不同程度的停产状态。至此全国多晶硅企业基本全面停产的事实已成定局。而巨幅的业绩变脸带来股价的不断下跌,使投资者蒙受巨大损失。

  “多卖一公斤多晶硅就多亏56美元,”这是江苏阳光生存艰难的真实写照。江苏阳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是涉硅企业效益较为不错的企业。其原本是全球最大的毛纺面料生产商,受2007年高达250%利润的多晶硅项目吸引,才在2007年8月28日投资15亿元,加入多晶硅“俱乐部”。江苏阳光发布的去年业绩预减公告,称其去年净利润比上年同期下降80%以上。报告指出,受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煤价上涨、2011年下半年起多晶硅市场价格大幅下降等多种因素影响,造成公司2011年净利润大幅度下降。据介绍,江苏阳光的多晶硅生产成本约为60万元/吨,也即为87.85美元/公斤。多晶硅目前售价已不到32美元/公斤,江苏阳光每生产一公斤多晶硅就亏损56美元。

  据悉,现在很多企业都在收缩战线,很多光伏企业前期圈地付了很多的土地成本,但由于市场急转直下,有些企业不得不将这些土地租出去,退出多晶硅市场,重新寻找机遇。同时,一些“涉硅”上市公司试图以停产检修、出售资产等方式熬过难关。

  “国际金融危机后的那段日子感觉好像是春天来了,于是呼啦啦都进去了,但寒冷的冬天却在后面,考验也在后面。”浙江省太阳能行业协会秘书长沈福鑫告诉中国商报记者。

本文关键词:产能过剩,多晶硅

【发表评论】 共有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