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达能和娃哈哈的收购之战,到闹得沸沸扬扬的可口可乐收购汇源,再到近期的雀巢收购银鹭获得商务部反垄断审查,康师傅与百事可乐达成战略协议,以及价值千亿的“王老吉”商标争夺战,快消业从来都不缺少兼并重组、战略重构的新闻。
产能扩张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中国本土的饮料市场已经进入百事可乐、可口可乐、康师傅、统一、王老吉、雀巢、娃哈哈等行业巨头争霸的战国时代。
2009年轰动全国的达能和娃哈哈的收购之战,可口可乐并购汇源被否决,中国饮料行业市场突然风云再起。
去年,世界第一食品巨头雀巢巨资收购银鹭获得中国商务部反垄断调查,国内饮料巨头康师傅与百事可乐在内地建立战略联盟达成协议,百事可乐旗下全资附属公司FEB 转让在华非酒精饮料装瓶业务全部股权,换取康师傅饮品9.5%直接权益,从而间接持有康师傅饮品控股5%权益。双方将在华合作生产、销售和分销百事的碳酸饮料和佳得乐品牌产品。这一切都是各大企业看好中国这个年均增长20%的巨大饮料市场的结果。
近几年,各大企业大幅增加投资,扩张规模,从2009年娃哈哈投资上百亿从多国引进众多自动化生产线生产旗下饮用水、碳酸饮料、果汁等产品,到百事可乐宣布未来3年在华投资25亿美元,后来又追加40亿美元,再到统一计划投资120亿元在大陆新建17座方便面与饮料厂。国内外的各大企业纷纷加大在华的投资规模和产能扩张。
据悉,2010年中国软饮料产量为9983.7万吨,同比增长18.27%,销售收入金额为3294亿元;2011年上半年软饮料产量为5580.5万吨,同比增长29.36%,其中包装水产量达2126.17万吨、碳酸饮料产量达741.19万吨。去年1~10月,我国软饮料产量为9856.3万吨,同比增长21.13%。国内饮料业持续高速发展。
中国饮料业作为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已经从最初的汽水发展成为包括碳酸饮料、果汁饮料、功能饮料、饮用水等在内的各种饮料体系,生产量和消费量不断攀升,不断吸引国内外各大企业的目光。
中投顾问公司曾经发布的《2011—2015年中国软饮料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06—2010年,我国软饮料产量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0.6%,分别为4219.7万吨、5110.1万吨、6415.1万吨、8086.2万吨及9983.7万吨。同时,5年来软饮料行业年销售收入也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其中,碳酸饮料、瓶装饮用水、果菜汁及果菜汁饮料、含乳饮料和植物蛋白饮料、固体饮料、茶饮料及其他软饮料的销售收入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3.76%、21.24%、25.90%、35.25%、18.10%、30.28%。
一位市场人士对《中国联合商报》预测,未来5年,我国饮料总产量将继续保持12%~15%的年均增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伴随而来的是各大企业纷纷扩大产能以便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
竞争加剧
随着国内外企业纷纷扩大产能,未来饮料行业竞争白热化将出现。据悉,2010年可口可乐成为中国本土最大的软饮料生产商,市场占有率为16.8%,排名第二的康师傅,市场占有率为14.4%,第四是市场占有率达5.5%的百事可乐,单从市场占有率方面看,康师傅和百事可乐达成战略合作后,二者的市场份额之和将超过可口可乐。这将对中国当前饮料行业的市场布局带来深远的影响。
虽然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中国本土诞生的饮料行业已经诞生众多饮料品牌,并都有各自比较稳定的产品消费群。但是中国消费者对饮料产品的品牌忠诚度较低,只是注重口味的新鲜感和多元化。这造成中国饮料市场呈现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特点。结果就是中国本土饮料企业发展规模普遍比较小,并诞生众多区域性的饮料品牌,而在全国市场上占据较大优势的巨型饮料企业迟迟难以诞生,从而无法在中国本土及海外市场和美国饮料巨头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匹敌。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认为,各大企业纷纷在华扩大产能,我国饮料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已经出现,市场上供过于求的局面已经形成。各大企业的扩产计划将不断加剧中国饮料市场的竞争态势,从而推动我国饮料行业的兼并重组,当然另外一方面是导致中国各大饮料企业的利润率降低。市场竞争将不断刺激各大企业加强市场研发和创新,从而提高饮料行业的集中度。
但是我国本土饮料企业在商业模式和国际化经验方面与跨国饮料巨头还有差距。要想继续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那么中国企业就必须开发适应不同消费需求的健康饮品,打造各具特色的饮料品种,从而开拓各自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