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关统计,今年前3季度,广东省共进口汽车零件24.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5.3%,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22.7个百分点。
一、今年前3季度广东省汽车零件进口主要特点
(一)月度进口值连续4个月环比增长。今年以来,广东省汽车零件进口值呈先抑后扬走势,1月份创下3.2亿美元的年内峰值,此后持续下滑,5月份降至2亿美元的低谷,此后连续4个月保持环比增长态势,9月份当月进口值达到3.2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31.2%,环比增长1.2%。
(二)一般贸易进口为主,保税进口迅猛增长。前3季度,广东省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汽车零件21.7亿美元,略降1.8%,占同期广东省汽车零件进口总值的89.3%;保税监管场所进口1.8亿美元,大幅增长6.1倍,占7.6%。
(三)日本为主要进口市场。前3季度,广东省自日本进口汽车零件20.8亿美元,增长3.4%,占同期广东省汽车零件进口总值的85.7%;自欧盟进口2.3亿美元,增长24.1%。
(四)外商投资企业主导进口。前3季度,广东省外商投资企业进口汽车零件17.4亿美元,增长5.7%,占同期广东省汽车零件进口总值的71.7%;国有企业进口6亿美元,增长4.4%,占24.6%。
二、前3季度广东省汽车零件进口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
(一)国内车市降温,需求增长明显放缓。今年以来,由于国内油价持续上涨、汽车优惠政策的到期以及部分城市限购政策的推出,国内汽车产销结束了2010年的快速增长势头,增速明显放缓。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前3季度国内汽车累计产销1346万辆和1363万辆,同比增长2.75%和3.62%,较2010年前3季度36%和35.97%的增长速度相去甚远,其中商务车销量出现4.8%的降幅。国内汽车销售的缓慢增长,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汽车零件的需求,导致广东省汽车零件进口增长放缓。
(二)地震以及海啸引起日本汽车零部件供货紧张。日本是广东省汽车零件第一大进口市场,其进口值占广东汽车零件进口总值的85%以上。今年3月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并引起大海啸,重创日本汽车制造业,引发了全球范围内汽车零部件产品供货趋紧,加上之后日元大幅升值对其出口造成的不利影响,3月以来日本汽车零部件出口明显放缓。从进口数据来看,3月份开始广东省对日本进口汽车零件呈现连续4个月的下降态势,其中4月份降幅达到31%,直接导致广东省汽车零件进口总体下降24.1%,创今年最大降幅。
三、当前汽车零件进口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相关建议
(一)进口过度依赖日本存在风险。目前,我国主要进口汽车零件都来自日本,主要是由于日本在华大量投资设厂生产日系车,其对核心零部件的控制使得部分关键零部件如引擎、变速器等仍高度依靠进口,本土化的配套仍停留在低端水平。当前,我国自日本进口汽车零件涉及一汽、丰田、东风、本田、通用等770家企业,其中大部分均为汽车核心部件。进口市场过度集中,使得国内车企对突发事件的应对处于被动局面,特别是日本企业随产随销、低库存的生产经营模式,使其产品供应保障体系不足,对我国汽车零件供应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二)国内汽车零件行业核心竞争力缺失。汽车零件产业是汽车产业链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全球汽车工业价值链中,汽车零部件价值已占总价值的50%,零部件产业强弱与否关系着整个汽车产业的强弱。但是,我国虽跃居全球汽车产销大国,汽车零件产业依然十分脆弱,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弱。从近期《Automotive News》公布的2010年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百强企业看,美国、日本和德国分别占据30家、28家、17家,占全部的75%,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没有一家企业入围。目前,“高污染、低成本、耗材、耗能、耗人力、耗运力”的“一高一低四耗”依然是我国汽车零件进口的主要特征,国内汽车零件行业集中度偏低,且大部分产能集中在低端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长期的低价恶意竞争导致市场无序、产业水平无法有效提升。
(三)外资加速渗透,主导国内汽车零件产业。目前,外资通过独资、合资等方式,控制着国内汽车零部件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国产汽车零件销售仅占全行业的20%至25%,拥有外资背景的汽车零件厂占整个行业的75%以上。特别是在汽车电子和发动机零部件等高科技含量领域,外资市场份额高达90%,其中汽车的电喷系统、发动机管理系统、ABS和安全气囊、自动变速器等核心零部件的产量中,外资企业所占比例分别达到100%、100%、91%和69%。本土零部件主要应用在自主品牌汽车,市场占有率偏低,制约着整个行业的发展。
为此建议:一是注重国外先进生产技术的引进,通过海外并购、海外投资等多种方式走出去,学习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二是鼓励和扶持国内企业加强科研力度,增加科技投入,掌握生产核心技术,提高自给能力,增强行业总体竞争力;三是拓宽进口渠道,加强于欧美车企的合作和研发,增强国内汽配供应保障,完善国内市场配套体系建设,保证汽车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