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零部件企业海外并购全面开花

www.jctrans.com 2011-11-30 9:18:00 中国汽车报

导读:近年来,以欧美日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经济衰退甚至出现危机,汽车工业也未能幸免。我国的汽车行业则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一批有实力的零部件企业因其经营业绩不俗而不差钱,从而出现跨国并购的热潮,已成为近几年来零部件行业的一大景观。

  近年来,以欧美日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经济衰退甚至出现危机,汽车工业也未能幸免。我国的汽车行业则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一批有实力的零部件企业因其经营业绩不俗而不差钱,从而出现跨国并购的热潮,已成为近几年来零部件行业的一大景观。

  继中国整车企业通过市场换技术的失败后,中国有关部门开始鼓励中国的零部件企业通过海外并购来提高自身技术水平。

  有人把这种现象看做中国零部件行业除合资外的另一发展路径与模式,是改变中国零部件行业快速掌握核心技术、提升实力的有效手段与捷径,也有人担心与当初市场换技术的合资一样陷入另一误区,从而再次贻误时机。

  风起云涌引关注

  6月28日,在中德两国政府总理的见证下,宁波均胜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德国普瑞签订正式收购协议,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未来两年,均胜将实现对普瑞公司100%控股和深度协同合作。同时,普瑞与均胜在宁波高新区成立合资公司,主要生产和开发车载空调控制器系统、驾驶控制器系统、多功能方向盘开关等一系列汽车电子产品。这起跨国并购案涉及金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堪称“中德汽车零部件并购第一案”。

  最新一起并购案例是全球最大的铝车轮制造商中信戴卡轮毂制造有限公司,从德国私募股权公司Cognetas手中收购德国汽车零部件厂商凯世曼KSM铸造公司,这是迄今为止中信戴卡在海外首次实施收购。据悉,这一并购案交易金额高达2.5亿欧元。

  有资料显示,中国企业对并购国外零部件企业兴趣甚浓,过去一年仅在德语区的并购案例就增长了一倍以上,目前正在积极参与对20~30家德国零部件企业的收购谈判。由于中国市场已占德国整车企业全球利润的一大部分,德国企业不愿在中国市场的利益受损,对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行为已由反对转为默认,为并购后的长期发展提供了保障。根据公开消息,今年以来,中国公司已经在西欧地区收购了34家企业,总交易规模高达77.4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5倍。

  皆为核心技术而来

  对于中国汽车企业来说,实现国际化战略不外乎海外独资建厂、合资建厂、国外销售、海外并购四种途径,直接购买则是最有效的捷径。

  实际上,除了核心技术缺失,中国零部件产业还面临三大挑战:自主零部件成本优势受到削弱、标准法规变严给自主零部件企业形成技术与成本的双重压力、模块化生产与同步开发的普及给自主零部件形成越来越高的技术壁垒。

  进入国内企业并购视野的目标基本具备以下特征与条件:一是技术领先,收购者希望通过这样的收购获得核心技术;二是规模适合,总体收购价格不高,适合中国企业并购;三是客户优质,这些零部件企业往往是为大众、宝马、奔驰等整车企业配套,收购有利于开拓欧系客户;四是政府推动,欧洲各国政府为确保国民就业,只要买方承诺保证员工福利和养老金,甚至还可获得当地政府的融资和支持。

  海外并购的目的在于吸收国外企业优秀的管理方式及制造工艺,以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对被并购企业进行整合,海外收购的效应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本文关键词:零部件,企业,海外并购

【发表评论】 共有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