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起来,人们会发现,2008年以来,海工制造一直扮演着造船业的“救世主”角色——每当造船业陷入困境的时候,就会有一种观点流行起来:在市场下滑的当口,造船企业的出路应该在海工方向。造船“生无可恋”,海工却仍然是“生机勃勃”。这种情况2008年之后不止一次出现,为此推动了有些企业投入巨资转型海工领域,甚至成为国家战略形成的依据。以韩国为例,2008年后花了大力气在海工领域,投入巨额资金,建设巨大的产能,而结果显然不如预想的那样美好。
本刊在2008年之后曾数次提出观点:出现“海工救造船”幻觉的主要原因是,市场景气度好的时期,商船市场中存在大量投资投机性的订单,在市场转坏时,这部分订单首先受到冲击,浮出水面,成为需要折价处理的成品、半成品,急速加剧市场困境,并且,随着市场进一步低迷,部分原先非投资投机性的订单也会出现问题。而此时,市场相对狭窄且封闭的海工市场,由于此前订单多以实际需求为主,订单实现状况反而会显得稳定。于是,容易给人一种假象,似乎是海工市场较商船市场更稳定,更容易赚钱。
海工市场虽然被“海工”粗暴地概括了,但实际情况是,它是一个可细分成许多狭窄的专业领域的“虚拟共同体”,仅在表面上有一个相同特点——与海有关。有些细分领域之间的差别之大,和乌龟与舢板之间的区别有得一比。而且,各个专业领域的容量非常固定,不存在大幅增长的市场基础,同时,其容量也非常之小,与商船市场不在一个量级上。一旦有部分从商船市场挤出的资金投入海工市场,马上出现市场过剩,其衰落程度和速度比商船市场有过之而无不及。
所以,无论如何海工市场不会成为造船业的“救世主”,它所能消化的造船产能与商船的消化能力不可同日而语。
另一方面,海工是一个需要技术、管理、设计、工艺、配套、产能、资金等各方面紧密配合的综合性极高的制造业,行业引领作用非常强大,对于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整体制造能力既是挑战也是标志。因此,中国在《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指出海工是中国制造的十大发展重点领域之一,是实施海洋战略、建设海洋强国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也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撑。如此高的产业界定必然使得这个产业将部分“超越”市场,而具有了国家战略层面的意义。与其“超越”性质相应,海工行业的价值将不仅来自市场,还会来自属于战略的那部分价值。在市场经济总背景下,战略价值将通过国家政策转化成市场价值,这是对整个管理和市场的双重考验。因为,在转换过程中,利益接受者的特性以及利益在产业链上传递的形式,将决定这部分利益是否最终成为推动海工行业进步的因素。
国家为海工业制定了宏大的目标,争取到2020年,力争步入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先进国家行列,到2025年,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制造强国。但是,目前在研发设计、配套设备、制造效率等方面,中国与美国、韩国、新加坡和欧洲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赶超的路径还在摸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