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海事组织(IMO)于2016年9月8日宣布, 随着芬兰正式向IMO递交公约文书,《压载水管理公约》(BallastWater Management Convention)已触发预定的生效条件,将于2017年九月正式生效以形成国际性准则。
芬兰官方代表Päivi Luostarinen向IMO秘书长Kitack Lim递交批准合约
回首合约推进的整个过程可谓是漫长而又艰辛。IMO于2004年2月通过了该公约,规定当合计占世界商船总吨位不少于35%的至少30个国家批准1年后生效。自2015年11月,摩洛哥、印度尼西亚和加纳三国批准了《压载水管理公约》后,数据显示,当时已批准《压载水管理公约》国家船舶总吨位只占全球船舶总吨位的34.56%,未能达到生效要求。国际海事组织秘书长林基泽(Kitack Lim)多次表示随着公约得到更广泛的认可,IMO将尽力督促那些仍未批准该公约的国家尽快行动,以尽早使公约生效。而现如今芬兰的加入成为了令公约生效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是对保护地球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一步”,林基泽说。
尽管《压载水公约》的即将生效,但相关规则的执行仍然面临着诸多难题与挑战。在各种不确定性及糟糕的市场环境下,船东对安装压载水处理设备持非常谨慎的态度,这就需要广大船运组织与公司同设备供应商的通力合作,以达成互惠共利。日前,全球知名的船运组织与采购中间商MARCAS刚刚宣布选择与迪诺拉合作并签订协议,迪诺拉BALPURE®成为MARCAS组织内26位成员,超过1700多艘船舶的压载水设备主要供应商。迪诺拉首席市场与业务拓展主管Luca Buonerba表示:“通过协议的签订,拥有悠久历史与丰富经验的迪诺拉将借一系列相关专利使客户得到最大化的受益。”该购买协议的影响也覆盖了全世界包括中美在内的大多数国家,可说是对《压载水公约》的有力支持。
公约的生效达成对海运行业的影响极大,我国作为国际海事组织(IMO)A类理事国,往来的远洋船舶亦须统一执行国际公约。但由于此前缺少相关法规约束,对压载水污染的预防意识淡薄,压载水处理设备的应用比例很低。然而对于所有新造与改造船舶来说,公约的生效使得压载水处理系统的安装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压载水管理公约》要求船东应积极按照IMO的相关法规和标准,安装符合要求的设备、遵守相关操作章程。日后所有的新造船必须满足D-2标准,即采用生化法,通过压载水处理设备对压载水中的有害水生物按照一定标准进行杀灭。
然而船东们对压载水处理设备的选择仍然面临诸多难题。目前,全球已有50多家企业生产研发的压载水处理系统通过了IMO基本型式认可。但遵循着可持续与高效率并尽可能减少对环境影响的原则,美国海岸警卫队(USCG)与美国环保署(EPA)都出台了比IMO更为严格的标准规定,而世界上超半数以上的海运活动都需进入美国水域。虽然当前EPA和USCG暂时同意往来船只,压载水处理系统满足IMO的要求即可,但各方规则的不同要求使得广大船东在相关设备的选择上需要具有前瞻性。
因此,为满足高标准以实现正常运营,设备的技术水平取代成本控制成为了船东考量的首要因素。以迪诺拉(De Nora)为首的世界一流水务技术供应商,正积极开展更先进系统的测试研发。其中,作为首批申请最严格的USCG标准审核的压载水处理系统,迪诺拉的BALPURE®压载水处理设备(简称BWTS)运用成熟的电解消毒技术高标准地处理压载水,拥有安装操作便捷、维护率低、改型机和新装机的操作成本低等优势,已被证实超过IMO D-2标准10倍。此外,当前迪诺拉已经在60个国家安装了3500多台电解压载水处理系统,每天将利用盐水和海水生产130多万千克次氯酸钠,这代表了超过世界上65%的盐水电解处理能力,展现出了较高的技术水平,并吸引到广大船东的关注。
除满足标准外,压载水处理装置的安装运行成本仍然是另一个令船东头痛的问题。在刚刚结束的全球最大造船海事海工展会 - 德国汉堡国际海事展览会(SMM)上,如何保证设备的高效率与低成本也成为了各方热议的话题,市场上相关设备所附加的高科技也引人关注。迪诺拉在接受数家特约的媒体专访时所介绍的BWTS的专利 - 自清洗电极,可成为高科技帮助成本控制的典范,同时也展现了其技术研发能力在行业内的领先水平。迪诺拉表示:一般的压载水处理系统每隔8到10个月就需要经相关专业培训的清洁人员进行保养维护,这些出于效用发挥考虑的维护使得运行成本与效率都不尽如人意。迪诺拉的BWTS克服了这一难题,为广大客户提供一种几乎是零维护的压载水处理方式,免去船员大量时间的化学和机械维护,并结合独有的监控系统保证运行安全。
《压载水管理公约》的生效对船舶的海运活动有着深远影响,但前路漫漫,未来还有更多的难题在等待着,但相信以迪诺拉为代表的水务技术公司将继续为广大船东提供优质服务,也为公约的实施和地球的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