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云涌的2015年已经过去,《航运交易公报》用很大篇幅进行了回顾总结。回顾总结是为了在时间长河里找到行业在这段时间里的坐标。而对于未来,我们总是期许。
市场有规律,也有惯性。航运市场经历了极度低迷的2015年,是否将真正触底反弹?“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进入全面推进阶段,由此能够派生出多大的市场需求?中国四大航运央企的整合将进入实施阶段,这对全球航运竞争格局有何影响?行政命令之下的区域港口整合,能否得到想要的结果?安全重于泰山,相关法律法规能否杜绝事故的发生?得到融资青睐的航运电商平台经过多年混战,能否诞生一家真正有市场号召力的平台……
无数个问题可以指向2016年,《航运交易公报》在2015年岁末之际认真遴选出12个问题,这些问题简单但内涵丰富,覆盖了相关市场热点问题,既是对现状的发问,又是对未来的预测。这12个问题问卷被发放至政府机关,航运、港口和造船企业,研究机构,行业协会和新闻媒体等经过严格甄选的调查对象,这些调查对象具备足够的专业性和代表性。《航运交易公报》汇总了他们的答案呈现给您。
市场大势如何评判?您也可以给出自己的答案。
航运市场或迎来变局的主要特征
35%的调查对象选择“并购增多”,航运市场经历多年低迷后,的确进入并购高发期,种种迹象表明,并购似乎还将继续下去。22%的调查对象选择“联盟挑战”,其中恐怕还包含了未入盟者如何应对入盟者,入盟者如何应对联盟之间的分拆与重组。20%的调查对象选择“成本控制”,这是行业失衡状态下生存的必要方式。9%和7%的调查对象分别选择“节能环保”和“供应链一体化”。7%的调查对象认为市场过于变化莫测,因此“说不清”。
哪类运输市场最被看好
由于2015年一枝独秀的表现,42%的调查对象认同“能源运输”还将继续红火。32%的调查对象选择“特种船运输”,这是对“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下中国企业“走出去”非常看好的表现。6%的调查对象对“集装箱运输”抱有希望,希望2015年的历史最低真的是最低。20%的调查对象“都不看好”任何运输市场。而“散货运输”则遭到所有调查对象的忽视,这也似乎让人明白为何在中远与中海两家集团的整合中,要将干散货运输业务剥离出上市企业。
港口业面临的最大挑战
显然,“贸易趋缓”得到了绝大多数调查对象的认同,有67%的调查对象选择这一选项。18%的调查对象选择“服务效率”,中国沿海港口多年形成的“港老大”习气还需进一步改进。12%的调查对象显然是从2015年区域港口的整合浪潮判断认为“整合浪潮”将持续下去。3%的调查对象对港口业的未来有些迷茫,选择“其他”。在目前市场供需失衡的状况下,“能力不足”显然不是一个问题,因此这个选项遭到零选择。
造船业面临的最大瓶颈
有些问题需要年年问,如本条。49%的调查对象认为是“订单不足”,显然,在生存面前,数量比质量更直接。31%的调查对象选择“产品附加值不高”,他们显然从市场竞争力的角度进行思考。10%和6%的调查对象分别选择“融资不足”和“船价过低”,这些显然都是造船业面临的难题,而难题通常不是单个出现,而是成群结队。4%的调查对象认为“其他”因素才是最佳选择。
造船企业面临的最大境遇
上面一个问题是从造船行业角度发问,这个问题显然是从个体船企角度出发。所有调查对象均认为没有一家造船企业可以做到“从容应对”。其中,1%的调查对象选择“其他”;而“整合重组”、“破产出售”、“转型”以及“艰难维持”四个选项分别得到29%、26%、23%和21%的调查对象的认可,实际上,这四种状态确实是造船企业面临的困境,整合重组以及转型都是好出路,艰难维持是无奈之举,破产出售则是最后的道路。
邮轮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随着越来越多的邮轮停靠在中国港口,越来越多的航线从中国始发,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登上邮轮,各种撞击冲突不可避免。38%的调查对象认为“邮轮文化欠缺”是中国邮轮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30%的调查对象则将视线放在了中国邮轮经营方身上,认为“管理经验不足”将是最大限制。25%的调查对象从产业链发展的角度认为“配套产业不足”是待解的难题。5%和2%的调查对象分别选择“政策限制”和“其他”。
期待航运金融业有哪些新进展
各有25%的调查对象分别选择“运价衍生品”和“航运产业基金”,运价衍生品和航运产业基金在2015年有一定进展,显然它们需要更多的推动力。22%的调查对象选择“资产证券化”,在融资难的现状下,若能实现资产证券化对于重资产的航运业而言或许是一条明路。19%的调查对象表示期待“航运融资租赁”能够有新的发展。9%的调查对象认为航运金融业的“其他”方面也值得期待。
航运电商平台发展的最大难题
“理念”是大多数调查对象的选择,有42%的调查对象选择了它,航运电商平台的发展目前正处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状态,运用何种理念才能获胜是关键。任何成功的平台都需要“服务”支撑,有34%的调查对象认为此言非虚。13%的调查对象认为,航运电商平台需要在“数据”上下功夫,只有实现大数据才能实现大平台。2%和9%的调查对象分别选择“技术”和“其他”选项,显然,行走江湖无敌手的中国电商在技术上已然也是无敌手。
自贸区建设会给哪类企业带来最大利好
2015年自贸区扩容,闽粤津自贸区挂牌,先行先试的上海自贸试验区的相关经验得以推广。52%的调查对象认为“贸易企业”获利最大,自贸区为贸易企业提供了通关便利化等服务使得贸易更加自由。36%的调查对象认为自贸区开展的一系列金融改革创新让“金融企业”获利最大。6%和4%的调查对象分别认为“港口企业”和“航运企业”也可从自贸区建设的相关政策中得到利好。
如何看待国家出台拆船补贴等扶持政策效应
对于国家扶持政策,有人支持有人反对是正常的事情,每人立场不同。40%的调查对象反对这一做法,态度很明确“反对,应将市场还给市场”,市场经济模式下,如果政府过多干涉市场,就会人为制造不公平竞争。25%的调查对象态度也很明确,“支持,利好行业”,市场经济也需宏观调控,国家出台扶持政策是为了挽救整个行业。35%的调查对象选择“支持,但相关政策可商榷”,认为实施具体的政策可以更加贴合市场需求。
“一带一路”战略下哪些行业受益最大
随着中国在国际上不断获得重大工程建设合同,58%的调查对象认为“基建业”是最大的受益对象,中国工程建设的优质与高效也博得国际声誉。21%的调查对象认为“铁路业”将受益最大,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中国制造”的一张强有力的名片。11%和6%的调查对象分别选择“港口业”和“航运业”,无疑,“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将催生新的市场需求,这对目前处于市场低谷的港航业而言将是福音。
是否看好航运央企的整合
作为2015年航运业的重大事件,中国航运央企之间的整合引发了市场高度关注和热议。航运央企整合本质上有国家意志的存在,但也有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推动。26%的调查对象表示“不看好,非市场行为”,认为行政命令下的整合有多重弊端。21%的调查对象认为“看好,提高竞争力”,从整合后的规模来看企业前景趋好。53%的调查对象则是现实派,主张结果导向,因此选择“说不清,尚待后续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