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培贵 王雨渤
探索海事物流法律制度创新和海事物流纠纷处理,进一步扩大仲裁员国际化水平
5月20日,经过两年的认真筹备,“华南(前海)海事物流仲裁中心”揭牌。深圳市副市长陈彪、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庭长罗东川、华南(前海)海事物流仲裁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张力行等出席揭牌仪式。根据规划,海事物流仲裁中心将进一步扩大仲裁员国际化水平,外籍仲裁员达50%。
1 为什么建海事物流仲裁中心?
罗东川认为,由于现代航运和物流大多涉及到跨境交易,仲裁作为一种与国际接轨最紧密的商事争议解决模式,在海事纠纷、海事物流纠纷解决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他介绍说,中国港口的吞吐量和集装箱的吞吐量多年位居世界第一,这是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的坚实基础。案件是经济社会生活的晴雨表。近年来,随着海洋的开发和利用,我国海事纠纷也越来越多。海事案件的当事人或者具有涉外因素的海事案件涉及70多个国家和地区。随着国际航运中心继续向亚太地区转移,中国作为全球航运中心的地位将日益巩固,海事纠纷和海事案件会持续增多。他表示,在前海设立海事物流仲裁中心,对于探索新形势下我国海事物流法律制度的创新和海事物流纠纷的处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华东政法大学国际航运法律学院院长赵劲松教授认为,由于缺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事仲裁机构,中国航运业吃过不少亏。他举例说,2009-2013年,我国造船合同引发的纠纷,有1000多个案件在伦敦进行海事仲裁,但我们赢的案件不到1%,每个案子损失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美金。“他们现在把海事仲裁作为赚钱的机器,根本不是服务市场和社会。”他建议,前海设立海事物流仲裁中心后,中国航运企业不要去伦敦仲裁。
2 前海有什么条件构建海事物流仲裁中心?
深圳大学法学院教授王千华认为,前海深圳国际仲裁院具备建设海事仲裁中心的条件。前海毗邻香港,背靠珠三角繁荣的经济基础。前海深圳国际仲裁院仲裁规则比较灵活。机构内部有良好传统。开展了法定机构的改革试点,建立了以理事会为核心的法人治理机构。这在国内是极为少见的,非常有突破性。这一改革体现了深圳政府的开明,给予理事会充分授权,对重大事项的决策决定和监督的权利,都交给理事会来行使。
他说,前海深圳国际仲裁院突出跟香港合作。在新制定的仲裁员名册中,来自香港本地及境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仲裁员,占比接近40%,强化了仲裁机构的国际化和独立性,为前海深圳国际仲裁院创新多元化解决机制,打造自贸区仲裁机构可持续性,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3 如何做好下一步工作?
华南(前海)海事物流仲裁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张力行表示, 现在,国内海事仲裁案件比较少。一是因为海事仲裁的涉外程度比较高,经常会涉及到各方面的外国当事方。二是对国内海事仲裁的认同感不够。三是对国内海事仲裁优势缺乏认识。四是在海运合同中忽略了仲裁地点和仲裁机构的选择。
张力行分析,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看,全球海运市场正在从欧洲向亚洲转移,亚洲拥有的船舶数量和载重吨位居于全世界首位。我国的海运船队运力占全世界第四位,百万吨标准箱港口22个,是全世界第三大造船强国。具体到深圳,深圳有非常好的海运基础,有发达的港口群,有最大的集装箱制造箱企业中集,以及众多中小航运企业、物流企业,这些条件为前海发展海事物流中心,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他认为,前海海事物流仲裁中心,要进行竞争要素分析,充分利用自贸区、“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加强与香港海事中心的合作,建立以航运、港口、船舶融资、租赁为依托的前海国际海事中心。将前海发展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和国际公信力的海事物流仲裁高地,成为中国海事物流企业解决纠纷的中心平台。
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副庭长王彦君希望,前海海事物流仲裁中心利用好政府资源,制定海事仲裁标准合同,塑造自己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