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持续震荡的市场,该经纪行上半年税前利润仍实现46%的飙涨,这的确彰显出它的强劲实力;但这是否代表在目前的行业环境下,规模越大越有优势?笔者不这么认为,因为最关键的还在于人脉。
克拉克森首席执行官Andi Case
上周,克拉克森(Clarksons)报出令人惊羡的中期业绩,这显示出经纪商即使在持续震荡的市场局势下,仍有办法干得风生水起。
无可置疑,这家在伦敦上市的经纪行确如其首席执行官Andi Case所言,现正开足马力前进,而股票分析师也纷纷为其折腰,并给出“买入”评级。毕竟,其税前利润取得了46%的增幅,至1580万英镑(约合2630万美元),因此市场如此反应并不足为奇。
尽管这一数字并未计入收购成本以及例外费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它的营业收入也大增25%,至1.117亿英镑,更何况当期正值主要航运交易货币—美元兑英镑的汇率大幅走软。
具体来看,该公司各业务部门可谓“全线飘红”,其中包括2013年因关闭迪拜办公处而录得100万英镑一次性损失的克拉克森资本(Clarkson Capital Markets)。
因此Case绝对有理由自豪地宣布,如此“强劲的财务表现凸显出公司在战略决策与业务模式上的成功。”
尽管已是全球最大的经纪公司,克拉克森的目标并不止步于此,它不仅承诺将长期致力于研发,还开始试水金融与港口服务领域。
即便如此,该公司最大的收入来源仍是最基本的经纪业务。在这方面,克拉克森的影响力正不断向各板块与地区蔓延。
可以这么说—近期而言克拉克森并没遇上什么真正势均力敌的对手,或许这也是为何另两家英国经纪行—百力马与艾斯盟会选择“抱团取暖”的原因之一。
尽管百艾合并后,新公司的市值将达到2亿英镑左右,但仍不及克拉克森的一半。
不过,它至少能让百力马从一大批“不大不小”的经纪公司当中脱颖而出,并让其首席执行官James Kidwell握到更多与克拉克森抗衡的筹码。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