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我们当时已确立并试图遵照一贯的检验标准,但离应该做到‘严格执行’仍有一定差距。”
“同时我们也必须接受的是,所有这些要想在一年内全部纠正是不可能的,尤其当你已背负两年的糟糕记录。”
Boardley这么说的意思是,港口国检验人员在决定如何检验船只时,在一定程度上会参照相关船东或船级社之前是否有不良表现。从行业及相关人员的整体安全角度出发,这么做有它的道理,但对于劳氏船级社这样正“赤脚”追赶竞争对手的机构而言,它无疑会增加改善记录的难度。
当时有多达50艘劳氏负责的船被视为具有被港口国扣留的风险,为此劳氏不惜将某些船的检验频次提高到两个月一次。
Boardley介绍称,同时劳氏痛下决心,迅速推出全新的船队质量管理机制。
为了真正落实新的机制,他们开始在不作事先通知的情况下,对船舶实施随机检验。不过他承认,这么做不是每次都很顺利。
“当时确有一些船东抱怨称,不愿被如此‘对待’。但当我们告诉他们万一船被扣,他们的航程以及租约都会被中断,届时将付出真正的代价后,大部分都能听得进去。”
“很显然,如果我们太过严苛,有可能会把船东往外赶,这对我们不是件好事。但如果他们就此投奔别的船级社,其实对他们也没好处。”
不过有些还真选择离开了,Boardley说,“好在数量不多。”同样地,劳氏不会在这过程中解雇员工,只是不准那些出过纰漏的人员再做直接检验。
Boardley透露,当时劳氏还发现自己太过信赖港口国的决定,以致于一些船被“轻率地”处以扣押而没做任何“反抗”。
“于是我们开始对一些扣船决定提出申诉—如果觉得有信息遭到误读的话。后来我们才知道,原来竞争对手一直都在采取类似措施,而我们很长时间以来都不知道维权。”
如今的劳氏相当于已经捧起“大力神杯”,面对的挑战已经变成如何“卫冕”。相比之下,英格兰教练霍奇森或许能从中借鉴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