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Tradewinds报道,在伦敦一场贸易大会上,Roger Janson将公司最近的新船订单描述为“机会主义操作”,并且说,在资产价格回暖前公司会运营这些船只,之后将它们出售,据路透社报道说。
“嘉吉向来不是一家船东公司 - 那也不是我们打算要走的路,”Janson说道。“我们订了一些船,原因是造船价格令人满意。这个想法不是要在未来20年里运营这些船。我们不想做一家长期的船东公司。这是一次机会主义的商业操作。”
本报试图确认该行政官的评论能反映集团总体的观点,但截止到写本文时,未能立即获得一位官方发言人的确认。但嘉吉航运业务的一些消息人士在过去都表达过类似的观点。
尽管散货船订单并不能反映集团的长期战略,Janson确认说,如果机会合适,公司仍会考虑继续订船。这一说法与今年早些时候透露出订船交易时的说法一致。
三月时,一位发言人告诉《贸易风》:“嘉吉将通过规模增长的现代节能船队,继续想方设法更好地为客户服务,并将继续寻购各种规模的船舶。”
正如我报所报导的,市场消息人士称,与上海外高桥签订的意向书将打造3艘新船,成本为每艘4600万美元到4700万美元左右,这个价位据许多业内人士认为处于20年来最低位。
当时船舶买卖经纪商认为,这笔交易包含了两艘备选订单,并指出报出的售价与Frontline 2012在同家船厂订造的一系列181,000吨位交付期为2014年和2015年的散货船价格相符。
嘉吉的订单标志着该公司中断的交易开始重启。该公司十多年前报废了旗下最后一艘自有船只。同时这笔订单也凸显出一种市场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大宗商品公司都在力图更有力地掌控供应链。
现在,据一家主要船舶经纪商说,在中国或韩国的顶级船厂订造一艘好望角型船的成本可能在4650万美元左右,这意味着价格在过去几个月里并未发生实际变动。
他们也很快指出,目前在现货市场租价为$12,000/日的好望角型船造价不可能在短期大幅上涨,因为全球船队的周期性运能过剩仍然存在。
4月时,据丹麦船舶融资公司(Danish Ship Finance)说,2013年前三个月约有700万载重吨的干散货船获下单订造,并指出好望角型船占到总数的75%以上。
“我们预计船队数量在2013年会上涨6%,尽管航距调整后的需求在2013年也会提高6%,但我们认为,船队的巨大运能过剩仍然存在,至少会在2013年限制运价的抬高,”该公司警告说。
“因此虽然市场需求在2013年正在回归正常,干散货市场的运能过剩仍然存在,船队需要进一步调整,直到供需实现平衡,市场得到恢复。”
作为美国最大的私营集团公司,嘉吉仍是世界上最活跃的组船商之一,在任何时间点其任用的船只数量都多达400艘散货船与油轮,据其网站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