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减运力、调整航线、创新求变,中国航运业逆境突围

收藏 www.jctrans.com 2012-3-26 13:18:00 中国水运报

导读:欧洲债务危机持续发酵,美国经济疲软不振,海运贸易量下滑,国际市场油价上升,中国航运在今年复杂多变的经济与贸易走势中开局,遭遇了航运史上最严重的寒流,经受最低迷的深重考验。

  特约记者 吴明华

  欧洲债务危机持续发酵,美国经济疲软不振,海运贸易量下滑,国际市场油价上升,中国航运在今年复杂多变的经济与贸易走势中开局,遭遇了航运史上最严重的寒流,经受最低迷的深重考验。

  在低迷中谋变,从逆境中破局,中国航运业正奋力突围,寻求走出危机阴霾的空间。数据显示,3月16日,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达1223.3点,相较2月中旬上升了29.6%。至3月中旬,上海至美西、美东航线的平均舱位利用率均已回升到95%,美东航线的部分航次甚至出现了爆舱;与此同期,中国沿海煤粮矿货物运输回升,原油及成品油运输市场行情保持平稳,均带动了散货运价指数继续走高。

  主动“瘦身”  应对运力过剩困局

  今年以来,全球经贸延续低迷走势,航运市场运力与运量失衡的矛盾再度加剧。国际知名海运咨询机构Drewry预测,今年全世界的海运物流总量将比去年增长8.1%,但船舶承运能力更比去年增长12.5%。

  运力供大于求形成过剩压力,导致运价严重扭曲走低。今年2月,BDI(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连续下跌,直至647点创下了历史新低,累计跌幅高达66.3%;春节前出口货运集中期,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仅945.96点,其中欧洲航线运价不足800美元,部分航次的舱位利用率也维持在75%左右。而航运企业同时面临油价上涨、经营成本不断上升、国际热钱不断流出航运板块、企业现金流短缺等不利因素,以至普遍严重亏损,一些船东无奈之下破产清盘,成了金融危机以来最为凄厉而悲哀的市场图景。

  干散货运输市场形势“比金融危机时期还要严重”。河北远洋运输集团的领军人高彦明直言:“造成干散货运输市场持续低迷的主要原因是爆发式的运力过剩”。

  积极应对寒流袭击,从市场周期变化中发现并抓住运力控制这一关键,中国航运企业正主动调整船队结构,大胆“瘦身”船队规模。2011年,河北远洋主动拆解了6艘散货船,达72.98万载重吨。而金融危机以来的4年,共拆解老旧船舶19艘,达232万载重吨。其中,好望角型散货船9艘;巴拿马型散货船10艘。

  从运力过剩中突围,除了拆解老旧船舶“瘦身”,更以封存运力、互换舱位、优化运力结构“强身”。截至2月底,包括中国船公司主动封航的全球闲置船舶共289艘,总计运力为84万TEU。在加快运力结构调整中,以节能环保、技术先进为特征的绿色船队逐步形成,大大提高了绿色竞争力。

  下一页

本文关键词:中国,航运业,运力,航线

【发表评论】 共有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