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何建中在3月22日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正在与相关部门抓紧研究振兴航运业的政策措施,争取尽快出台,促进航运业健康平稳发展。
这为正处于迷茫状态中的航运企业提供了一盏明灯。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运集团董事长李绍德呼吁国家尽快出台促进海运业发展振兴规划,以拯救航运市场。
李绍德表示,国际金融危机后,由于需求增长乏力,运力供给增长过快,海运企业普遍遭遇运价大幅下调、燃油等成本大幅上升的双重压力,企业经营异常困难,部分企业甚至宣告破产。
航运业迎寒冬 上市公司业绩滑坡
当前的情况的确不太乐观,反应国际干散货航运景气度的BDI指数,从今年年初的1624点一路跳水至2月3日的最低647点,跌幅高达60%,并创下了该指数1986年以来的新低。
受近期中东局势持续动荡影响,国际原油价格大幅飙升,截至3月16日,布伦特油价已较一季度前上涨超过了10%,导致船用油价格同步高涨,船公司航线经营成本增加。
另外,欧盟委员会拟在今年6月份开征“航海碳税”,抵达欧洲港口的船舶,超出一定的排放标准,将要被征收税费。随着原油价格的高涨,燃油成本在船公司营运成本中的占比已经超过30%;如果再征收碳排放税,将进一步加剧公司的成本压力。
预计2011年航运行业实现净亏损94.4亿元,同比下降168%;单4季度全行业亏损34.6亿元,同比下降238%,四季度同比下降速度较前三季度加快(前三季度同比下降152%)。
根据重点公司发布的业绩快报,行业业绩增速均低于-20%,其中中远航运净利润降55%、中海发展净利润降39%、招商轮船净利润降50%,长航油运、中海集运、中国远洋均预期出现亏损。
事实上,在2011年前三季度A股亏损排行前十名中,仅航运业就有4家公司,包括中国远洋、中海集运、长航油运和长航凤凰,亏损额分别为47.77亿元、15.82亿元、5.38亿元和4.39亿元。目前来看,相关公司的亏损有增无减,长航油运甚至将因连亏两年而面临*ST风险。
谁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在极度低迷的恶劣环境之下,“提价”似乎成为各航运企业的“救命稻草”。
继3月初欧洲航线运价上调后,上周多条航线市场运价大幅上涨,带动综合指数[1958.71 -0.89%]继续上扬。截至上周五(3月16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CCFI)报收于1047点,周涨幅4.4%;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报收于1223点,周涨幅4.5%。
虽然运价比年初低点大幅提高,但部分公司表示目前运价仍不能覆盖运营成本,并计划在4月初进一步提价。令人担忧的是,运价上涨空间明显有限,但运力过剩的压力仍旧挥之不去,行业基本面触底反弹,但离盈利还有较远距离。
对于深陷于周期底部的航运业,提价只能带来短期效应,支撑力度终会无以为继,中长期规划才能令行业迈出泥沼。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日前透露,“十二五”期间,中央将安排450亿元财政资金,加大航道、支持保障系统和中西部地区港口等的资金投入,同时安排50亿元财政引导资金,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和运力结构调整。长航凤凰、重庆港九、南京港、芜湖港、长航油运等或将受益内河水运发展带来的机会。
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逐渐被提上日程,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也指出,目前航运业碰到历史上罕见的困难,要鼓励支持有能力的企业资产重组,形成规模效应;积极创造条件,推进老旧船舶改造,缓解供求矛盾,引导航运企业与货主联合,互补共赢。政策“暖风”将至,有望给航运公司股价带来新的转机,而在国家大力鼓励兼并重组的条件下,行业龙头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
数据表明,按吨位标准,中国前五大船运公司——中远集团、中国海运集团、中外运长航、招商局集团、河北远洋集团经营着中国70%的以上的航运业。而近期已有行业巨头暴露出扩张欲望,中国海运集团就表示正寻找时机收购造船厂和港口运营商来深化其纵向发展。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最近也签订了一项协议,经由其港口营运分支机构Cosco Pacific以持有公司高达40%的股份来管理福建主要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