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集装箱运输业困局亟待解决

收藏 www.jctrans.com 2012-3-21 9:56:00 国际商报

导读:受全球经济放缓,特别是发达国家需求下滑,新兴经济体通胀等不利因素影响,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纷纷下调今年的全球经济增长预期。

  其次从运力上来分析。集装箱新造船订单从2007年的历史峰值322万TEU,下降到2008年的116万TEU,而到金融危机的2009年,新订单已下降到8.8万TEU,因行情不好,新订单增速已滑落至个位数,新增运力趋缓,为运价上涨提供了保证。而近两年来,班轮公司误判全球经济增长形势,片面追求市场份额,重新走上盲目扩张的经营模式。2011年,新造船订单达到178万TEU,仅次于历史上最高的2007年,为历史第二高点,如此庞大的新船在今后几年悉数下水,将对运输市场带来巨大冲击。

  再说减速,为了对冲不断上升的油价,同时减少运力过剩压力,班轮公司在2009年金融危机时就开始实施减速措施,这一方法已实施了3年,运力消耗已相对有限。

  运价上涨闲置运力增多

  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规律就是供需规律,价格是用来平衡供求关系的最有效工具。在集装箱运力严重过剩的今天,运价理应下降,但这一法则在高度集中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却失灵了。当前的集装箱运输业是技术门槛高的重资产行业,不像散货运输业容易进入,所以集中度相对较高,世界前10名的班轮公司占据了全球集装箱运输规模的63%,而前20名的市场集中度更是高达80%,市场占有率高度集中是这次提价成功的主要原因。其次就是齐心协力,步调一致。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期间,班轮公司共经历了7次提价,但由于班轮公司各自的小算盘使提价流产。而今年来进行的两轮提价均比较顺利,特别是3月1日的“运价恢复行动”获得了空前成功,翻开了集装箱运输业新的篇章。

  班轮业依靠其对终端客户的强势地位,实现了运价的逆势上涨。近期发布的AXS-ALPHALlNER报告称,从赢亏平衡点的100美元/TEU以下提升到正收益的400美元/TEU,价格上涨高于预期。价格提上去了,班轮公司的业绩将有较大改善,但要全面扭亏为盈仍有一定困难。由于运力过剩将持续对市场造成负面影响,近期马士基高层预计在2012年旗下集装箱业务的业绩或继续出现亏损。涨价的同时是大量集装箱船的闲置。为了满足85%~90%的舱位率水平,集装箱运输市场必须闲置大量船舶。根据最新的Alphaliner闲置船舶调查,截止到2月27日,全球已有289艘84万TEU闲置,占了集装箱总规模的5.4%,其中装载8000个标准箱以上的超大型集装箱船闲置从过去两星期的9艘增长到12艘。班轮公司一边涨价,一边又在烧钱,而且这个黑洞越来越大。据ALPHALlNER预计,到年底,全球的闲置船舶运力将达到110万TEU。这也就是班轮公司运价上涨,业绩却未必会有改善的症结所在。

  班轮公司“涨运价更要减运力”

  我国是出口大国,但不是出口强国,不少中低端产品的利润率仅在3%~5%左右,随着人民币升值及各项成本上升,我国外贸出口竞争力正遭受巨大挑战。据海关最新统计,1~2月传统出口大省广东省、江苏省和浙江省的出口分别增长0.7%、2.8%和2.5%,增速的下降幅度超出预期。这次班轮公司大幅提价对贸易出口的影响程度有多大,会否吞没外贸企业的微薄利润,可能会在今后几个月逐渐反映出来。

  班轮公司在大幅提高运价前,也要顾及到下游外贸企业的生存环境,要有全面正确的评估,如挫伤了外贸企业积极性,就有可能遏制有效需求,使涨价的效果适得其反。涨价能维持多久,还能走多远,都有待于市场的考验。毕竟全球的贸易环境和经济基本面均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运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依然相当突出。目前仍有多达289艘、84万TEU的集装箱船闲置,按照目前的闲置进度,到今年底有望达到110万标准箱。从这个意义来说,全球班轮业真正的问题是运力过剩,涨运价更要减运力,只有运输供求关系取得相对平衡,运价才能保持在一个合理位置,避免了市场的大起大落,集装箱运输市场才会健康发展,运输企业和贸易各方才能共享全球贸易增长的成果。

上一页

本文关键词:集装箱运输业

【发表评论】 共有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