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董家口港是中国首个按“地主港”模式发展的港口,带有实验性质意义
被交通运输部充分肯定,列为全国首个“地主港”的创新试点─青岛董家口港规划开发建设6个大型开散式码头,重点工程的全球最大的40万吨级矿石码头和45万吨级油码头正在建设之中。
同时,其后方是约8.7平方公里散货作业区,建成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散货作业区。优先启动的大宗散货区与液体化工品区共分配了13个泊位,均有足够的运量保障;尚余33个泊位,包括4个40万吨以上的大型泊位,为未来可持续发展预留了充足的空间。
青岛市董家口港区位于青岛市南翼的胶南市辖区琅琊台湾,三面环海,规划码头岸线长约35.3公里。近海水深平均15米,离岸1000米,水深可达20米,常年不冻不淤,是不可多得的深水良港。沿黄河向西延伸,贯穿河南、河北、山西、陕西、新疆等经济腹地总面积约87.3万平方公里,为港区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根据港区战略发展研究,港区建设将分3个阶段进行,至2030年港区总吞吐量将达到1.92亿吨:第一阶段(2010至2015),以“为胶州湾干散货迁移与临港产业发展提供运输保障”为导向,初步建成铁矿石、原油、煤炭等大宗散货的海运直达、中转联运运输体系。第二阶段(2016至2020),以“建设国家大宗散货集散中心和重要的能源储运中心”为导向,初步确立董家口港区散货中转枢纽港的地位。第三阶段(2021至2030),以“建设融综合物流、商贸流通、现代服务业、临港工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国际化港口”为导向,发展临港工业,完善现代港口产业体系;以铁矿石、原油、煤炭等大宗货物的集散与中转为抓手,以稳定的航线为基础,形成国家大宗散货集散中心和重要的能源储运中心,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环渤海湾乃至全国的港口布局。
董家口港区作为国家枢纽港──青岛港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何种开发模式至关重要。青岛市委市政府,借鉴参考了世界地主港发展的成功经验和不足,结合国情和青岛实际,在强化政府管理和公司制管理两种形式各自优势的基础上将其有机融合起来,探索出了一套适合青岛港口全面发展的新思路,即“政府主导、公司市场化运作”的地主港模式。“政府主导”建立一个权威、高效的运作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