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港口“节能减排”对抗金融危机
www.jctrans.com 2008-11-26 9:52:00 《航运交易公报》
中国节能减排行动正在向纵深推进。面对新的环保政策,面对越来越“强硬”的考核、越来越“较真”的问责,全球港口会拿出哪些新措施? 记者 童 洁 对于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人们已经说得太多,也听得太多,时至今日,各国也都出台了相应的对策。而随着生产规模化、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港口能源单耗虽已呈下降趋势,但仍存在较大的节能减排空间,全球各地港口更是不遗余力地落实自己的节能减排举措,来应对金融危机对港口的冲击。 美国、日本、中国以及其他国家、地区的港口专家日前汇集上海参加“第二届环太平洋港口清洁空气协作会议”,代表讲述着各国各地区不同的节能减排方法。通过他们的讲述,让中国港口业界更清晰地认识到应该怎么去做。 中国港口在行动 李树兵:“能源问题是二十一世纪人类共同面临的巨大挑战,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一致声音和共同责任。” 交通运输部环境保护办公室副主任李树兵介绍,对港口运营企业而言,生产主要以装卸、倒运货物为主,作业面积大,车辆过往频繁,煤炭、矿粉等散货易洒落、易扬尘,粉尘污染是主要的污染源。加大设施设备的投入是做好粉尘污染治理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我国港口粉尘污染控制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已经建成干湿法结合的煤炭综合除尘体系,目前,交通运输行业每年处理各类污水1000多万吨,其中港口接受处理船舶油污水400余万吨、回收污油3万多吨、接受处理船舶垃圾4万多艘次、治理粉尘达到100多万吨。 孙建平:“在‘金融海啸’引发的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实体经济受到影响的形势下,加强港口环境保护,促进节能减排,成为上海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局长孙建平向记者透露,上海港目前存在的粉尘无组织排放,少量固体废物未经处理随地堆放,港区装卸设备清洁能源使用率偏低,生产运营效率参差不齐等现象,不仅影响上海港空气质量,还对港口航运从业者及公众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上海港当前的主要工作就是:一是要在编制《上海港总体规划》、《上海市内河港区布局规划2007-2020》等时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把评价内容列为报批的重要依据和前提条件,使规划编制与评价同步进行,产生互动,一旦规划对环境可能产生影响,及时据环保需求修改。二是发挥水路运输具有运量大、能耗低、污染小、成本低、占地少等优势,继续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推进内河高等级航道网建设,深化“江海直达”、“海铁联运”运作模式研究,提高“水水中转”比例,着力构建高效便捷、节能环保的水路集疏运体系。三是集装箱轮胎吊油改电、港区高杆节能灯等项目研发成果在港区推广应用,继续采用科研立项、资金支持、政策鼓励等方法,引导企业分析码头生产作业中节能减排方面存在的共性、难点问题,逐步推进港区的节能减排工作。四是探索建立港口空气排放数据采集、监控体系。港口环境监管部门主动加强与环保监测机构合作,利用其技术优势和资源,编制上海港的总体排放清单和分类排放清单,逐步按码头分布及作业特性,确定检测重点区域,采用自动监测站与定期流动监管相结合方式,动态掌控港口空气质量。 黄敏:“港口发展包括三方面:速度、质量与可持续性,就深圳而言,发展质量和可持续性尤为重要。” “吞吐量虽然是衡量港口实力的重要指标,但却不是唯一的指标,也难以全面体现港口的综合竞争力和对区域经济的服务能力。港口发展包括三方面:速度、质量与可持续性,就深圳而言,发展质量和可持续性尤为重要”。谈起深圳港的节能减排工作,深圳市交通局局长黄敏有自己的心得。他介绍,深圳港蛇口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简称:SCT)在节能减排方面成绩显著。SCT针对紧靠码头的特点,对三大主要耗能排放源——场桥、拖车、船舶开展多项技术改造进行节能降耗。包括“场桥油改电”、“场桥辅助柴油发动机”、“拖车混合动力节能实验”等项目取得明显成效。6月份正式启动的“船舶岸电供电”项目,通过船舶岸上供电,将为每艘中型船舶每天节约7吨燃料,减少二氧化硫0.19吨,氮氧化物0.11吨,对港口企业和船东带来经济和社会的双重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