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熊晓辉
继2011年亏损104亿元后,“A股亏损王”中国远洋2012年继续巨亏。3月29日,中国远洋复牌。其已更名为“*ST远洋”。
两年内,中国远洋共亏损了200.1亿元。作为一家连续亏损两年,并被交易所实施退市警示的公司,如果中国远洋在今年剩下的9个月内,无法做到扭亏为盈,将不得不面临退市的风险。对于央企来说,这将是一个尴尬的局面。
然而,中国远洋从2007年签署大量租船长协合同开始,似乎就注定了目前的命运。是航运市场自身低迷以致巨亏,还是管理层决策失误?2012年暴增的借款数额是否会成为中国远洋的下一个“地雷”?卖掉优质资产“饮鸩止渴”式的求生方式能否持久?
中国远洋的未来难以预测。
过度扩张酿苦果
3月28日,中国远洋发布2012年年报,2012年中国远洋亏损95.6亿元,而2011年,该公司亏损104.5亿元,两年内,中国远洋共亏损了200.1亿元。
从目前上市公司已经发布的年报数据来看,中国远洋亏损规模位居于首位,将毫无悬念再度摘得“A股亏损王”称号。
中国远洋目前旗下子公司包括中散集团、中远集运、中远物流和中远太平洋,分别对应干散货、集装箱、物流、码头四大业务板块。
中国远洋的亏损主要来自于干散货业务。中国远洋经营干散货业务的全资子公司中散集团2012 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亏损达80.8亿元。
“主要是受市场供需失衡、运价水平偏低、成本高企、船队结构不均衡等因素影响。”中国远洋如此解释2012年的巨亏。其在年报中称,2012年波罗的海运价指数BDI全年均值为920点,较2011年的1549点下降了40%,为该指数设立以来最为低迷的时期。
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是研究航运股未来业绩和投资价值的重要指数,也是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的领先指标之一,它集中反映了全球对矿产、粮食、煤炭、水泥等初级商品的需求。
中散集团总经理许遵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2012年中远不仅租入船亏损,自有船也亏损。”2012年中散集团在各个方面努力削减成本,包括燃油成本、人员成本、管理成本。“我们已经做了最大的努力,但是非常遗憾没有改变亏损的结果。”许遵武说。
中国远洋的业内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指出,航运市场的周期性低迷是中国远洋巨亏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公司管理层的决策失误却不容忽视。
上述人士对中国远洋过去一味追求规模扩张的战略提出了批评,认为管理层“对市场的周期把握是有问题的”。
“2007年航运市场好的时候,中国远洋租了很多船,签订了大量长协合同,这些租船都是很长的周期。金融危机一来,运力就过剩,租船放在手上就是烫手山芋。”上述人士说。
尽管在过去几个月中,中国远洋对部分高租金运力采取了多种措施止血减亏,但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2 年12月31 日,中国远洋经营干散货船舶仍保有332 艘,其中三分之一属于租入船。此外,中国远洋还拥有干散货船舶新船订单16 艘。
在3月28日举行的业绩发布会上,中远集团总经理、中国远洋副董事长马泽华称对业绩巨亏表示将加倍努力实现扭亏。市场显然并不看好,3月29日、4月1日、4 月2日中国远洋连续3个交易日触及跌幅限制。
国金证券研究员瞿永忠认为,散货行业过剩产能去化漫长,2013年BDI低位徘徊仍是大概率事件,而中国远洋背负历史高位扩张的成本压力,预计2013年主营业务仍将巨亏。
一年现金流出52亿
年报显示,过去一年中国远洋的财务费用暴增,从2011年的1亿元增至2012年的16亿元,同比增加了15倍。
对财务费用大幅增加的原因,中国远洋财务总监丰金华解释称,上年公司经营现金流净流出52亿元,投资现金流也呈净流出态势,“这个数额比较大,所以要增加债务规模保证公司运营,所以这块增加了利息支出。”
与此同时,公司大部分债务是美元贷款,去年同等市场情况下美元贷款利率和费率也在提高,也增加了利息支出,“上年公司利息支出增加7.5亿元。”
财务费用大增的另一个原因是汇率损益的变动。丰金华称,去年人民币升值幅度比2011年小了很多,由于公司持有美元债务较多,所以相应损益从2011年的7.6亿元降至7500万元。
丰金华表示,财务费用增加会损害股东利益,但两害相权取其轻,公司还是决定首先要保持公司资金的流动性,增加财务费用,保证公司正常运行,进行战略调整,从长远来看,还是有利于股东利益的。但2013年财务费用仍有增加的可能性。
本报记者获得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31日,中国远洋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期末余额大降51.5%,由年初的191.3亿元降至期末92.7亿元,大幅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部分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已归还,“一年内到期长期借款金额减少。”
而与此同时,中国远洋的长期借款却大幅增加,由331.5亿元暴增至53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9.9%。短期借款亦达到52.53亿元,同比增加84.53%。
接近中国远洋的业内人士指出,这说明过去一年中国远洋通过新的融资在偿还2008年左右扩张规模时的贷款。“2012年是中国远洋的一个集中还款期,将近200亿元的银行贷款到期。”
为应对集中到期的贷款,2012年11月,中国远洋通过《关于中国远洋境外子公司发行境外美元债券之预案》,批准公司通过其境外全资下属公司COSCO Finance (2011) Limited在境外发行10亿美元10年期美元债券,以充实资本和偿还债务。
由于借款规模增加及借款利息提高,可以预计,2013年中国远洋财务压力依然较大。
变卖优质资产“饮鸩止渴”
中国远洋已经决定采取出售资产的方式套现来避免退市。3月28日年报公布的同一天,中国远洋公告称,将向大股东中远集团出售中远物流100%的股权。但危机之下变卖优质资产并不被市场人士看好。
中国远洋总经理姜立军在业绩交流会上说,中远物流将以67.4亿元定价出售给中远集团,加上收回以前年度的利润11.2亿元,中国远洋将可以从这一桩交易中获得现金78.6亿元,转让收益19.6亿元。
但在2012年8月份,中国远洋董事长魏家福还不希望缩减中国远洋的业务。据记者了解,中国远洋内部也提出了一些思路,包括内部开源节流、非主业资产出售、整体业务板块剥离等。“公司内部成本压缩得很厉害,把一些能够压低成本的支出尽量压低以减亏,但见效不大,亏损太严重。”中国远洋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中国远洋不得不通过出售资产解困。上述内部人士曾向记者透露,中国远洋甚至在内部考虑过出售亏损严重的干散货业务。
国金证券研究员瞿永忠分析认为,采用一次性剥离散货业务给集团的方式,国家将成为承担亏损的主体,行政上存在一定难度。其他可选的资产有物流、码头、集装箱管理租赁和制造业务,由于中国远洋是通过其香港上市平台中远太平洋经营码头、集装箱管理租赁和制造业务,该部分资产交易将涉及两地资本市场投资者,实际操作性存在不小阻力。
因此,中远物流被出售也显得顺理成章,而且中远物流目前保持盈利状态,收购后母公司中远集团的压力也相对较小。
不过,业内人士对中国远洋出售中远物流的行为并不认同,“现在卖掉盈利强的中远物流,是饮鸠止渴”。中远物流是中国远洋旗下为数不多的抗航运周期影响的业务,和码头等业务一道,是中国远洋寻求抵御航运周期的资产之一。年报显示,2012年中国远洋物流业务营业收入为92.75亿元,同比增长 45.0%。
中国远洋还表示,类似出售资产的行为不排除仍有下一例。但姜立军说,不排除未来回购中远物流股权,中国远洋作为中远集团资本平台的定位没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