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介绍| 船公司简介| 全球机场| 航空公司| MSDS编码| 贸易手册| 物流百科| 外贸单证| 报关实务| 风险防范| 案例警示
JCtrans资讯中心工具案例警示 > 正文
在线客服
  •   中国古老的传说中,凤凰在烈火中重生,在烈火中煎熬的柯达能否“轮回”,柯达自己也不知道。早在1976年就研发出了全球第一款数码相机的柯达,却几乎毁在数码这一“魔咒”之下。

      2005年10月21日,柯达公布第三季度财报,公司巨亏10.3亿美元,但公司高层的信心却比以前反面更足了,原因是10亿元亏损中有9亿是计提费用,而其数码产品的收入猛涨了47%,第一次超过包括胶卷在内的传统业务收入。

      “这是一个里程碑,柯达复兴已经开始。”柯达商业影像部亚太区总经理马振雄说。

      魔咒

      2005年3月,北京西单商场,当记者将拍摄的胶卷交给西单富士冲印店时,服务员报价6寸激光冲印1.6元一张,胶卷、底片冲洗费加照片冲印费36张照片耗资81.6元,传统光面总计也需52.8元;2005年10月,江西一家柯达连锁店,数码冲印6寸每张1.2元,无需胶卷费36张共计43.2元。

      同很多消费者的感觉一样,传统胶片太贵了,数码冲印同样不便宜,其实,不管是柯达还是富士,都面临着冲印相片的顾客越来越少的问题。只照不冲,佳能笑了;在家里打印,惠普乐了;若拍照、摄影、MP3、游戏、无线通话与网络电视整合到一块时,需要转型的恐怕就不止是柯达一家了。

      李广河自1997年加盟柯达连锁店后风光过好一阵子,也着实挣了不少钱,2003年后生意每况愈下,“我现在只想转行,但还没找到合适的路子。”

      像李广河一样硬撑着的还有他的小舅子小万,小万的脑子更灵,买了一台普通打印机就赶上了数码打印的潮流,但质量有限顾客同样也越来越少了,而添置高档数码冲扩设备又拿不出近百万元的投资。“现在人们还没有将数码照片打印出来的习惯,设备和耗材价格降下来后,数码冲扩的成本也会大幅下降,那时会好起来的。”小万仍在坚守。

      李广河和小万只是庞大的柯达连锁大军中的一员,而这一切都是数码惹的祸。

      柯达的迅猛扩张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1993年至2003年短短10年间,柯达在国内搭建了仅次于中国邮政网络的柯达冲印网络,彩扩加盟店超过了9000家。1998年,在“排他性”诱惑下,柯达携10亿美元巨资与中国政府签订了“98协议”(非合资的外资感光材料企业3年内不得在国内投资建厂),柯达在华市场占有率迅速攀升至60%。

      然而,风光无限之际,“梦魇”早已附体。2001年开始,佳能、尼康、索尼等数码相机开始在中国市场蜂拥而起,普及速度之快让柯达目瞪口呆,传统胶卷及彩扩业务几乎窒息。2000年,柯达的净利润高达14.7亿美元;而2005年财报是二季度亏损1.46亿美元,三季度亏损10亿美元。

      2004年,柯达被迫提出全球裁员2.5万人;同年,惠普欲以140亿美元收购柯达的传言风起,百年老店几乎易主。

      断腕

      “目前柯达正在调整转型,数码业务及图文影像业务正不断上升,不久将超过50%,”柯达图文影像集团副总裁李乐贤(Lois Lebegue)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说,“转型成败决定柯达未来。”

      柯达转型始于2003年,公司宣布了以数码为导向的发展战略,两年过去已初见成效。数据显示,柯达第三季度数码业务收入为18.88亿美元,比2004年第三季度的12.83亿美元增长47%;传统业务收入为16.61亿美元,比2004年第三季度的20.85亿美元下降20%。

      开拓惠普数码业务25年的彭安东成为柯达CEO后,坚定实施数码转型:不再向传统胶卷业务进行任何重大的长期投资;增加在非影像业务领域的投资;推出系列型号的数码相机和喷墨打印机;在中国市场,传统业务与数字业务两者兼顾,建设一个柯达全球数码生产中心并开始本地化生产和数字冲印……

      为了顺利转型,柯达完成了一系列收购、重组动作。2003年,柯达100%收购安凯(Encad)公司;随后又收购了赛天使的高速喷墨打印业务,组建柯达万印公司;2004年初,收购海德堡公司持有的Nexpress公司股份,使其成为柯达的全资子公司;2005年,柯达先收购了柯达保丽光(KPG)公司中太阳化学所持有的50%的股份,完全控制了KPG公司;之后又花10亿美元收购了南非数字成像公司克里奥(Creo)。这些收购都直指一个目标,强化数码及打印业务的能力。

      柯达二季度财报显示,公司二季度总收入36.86亿美元,其中,胶片影像集团21.51亿美元,同比下降了12%;图文影像集团7.94亿美元,同比增长144%;三季度数码产品进一步强劲增长。

      联系到柯达今年年中做出的停止黑白相纸生产的决策,不难理解柯达“断腕求存”的决心,而一升一降之间,正是柯达生机所在。

      复兴

      “世界上每一台数码相机,都有柯达的技术。”其雄厚的技术基础让其得以迅速转身,目前,柯达EasyShare数码相机的拍、摄、传、邮、印等功能在同类产品中开始“后来居上”。

      “2004年,柯达数码相机在中国市场增长了180%,2005年也有望超过1005。”马振雄向记者介绍说。据IDC报告,柯达数码相机在美国市场已占据21.9%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66%的年增长率也使其成为该领域发展最快的厂商。

      除数码相机外,图文影像处理已成为柯达最快的利润增长点。

      记者了解到,柯达图文影像集团已重组为图文影像方案与服务部(GSS)和商业票据及工业应用解决方案部(TIS)2个业务单元,企业核心主要围绕印刷与图像领域展开,有消息说,柯达将于2006年上半年推出具有高质量图像功能的激光打印机,向这一市场的领头羊惠普发起挑战。

      上月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国际金融(银行)技术暨设备展览会”上,当记者问到柯达的未来时,李乐贤说,“蜕变的过程也许痛苦,但我现在已经看到一个全新的柯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