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央企整合破题 中外运长航重组开启
www.jctrans.com 2008-12-24 9:33:00 证劵日报
在国资委的大力推动下,我国央企并购重组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日前长航凤凰与长航油运同时公告了中外运与长航集团重组获批以及中外运更名为“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等相关事宜,这不但激活了集团旗下的相关个股,也激活了我国航运业央企重组的僵局。 在日前举行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再次强调了央企重组的目标,即到2010年央企要缩减到80到100家,行业做不到前三就强制重组,努力培育30-5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这意味着在未来两年,平均每年将有20-30家央企被兼并重组。作为仅有5家大型央企的航运板块,中外运与长航集团之间的成功整合为央企重组在航运业中的推进做出了表率。而中外运与长航合并后,将成国资委旗下第三大运力集团。 据了解,国资委旗下航运板块的5家央企分别是中远集团、中海集团、长航集团、中外运集团和招商局集团旗下的招商轮船。其中中远占5家运力的64%,位列第一,中海运力占20%,其余3家运力所占比例均不到10%,各家航运资产已经基本实现上市。 实际上,在中外运与长航集团重组之前,中外运曾与其他几家集团流传出几次合并的“绯闻”,如中远集团、招商局均曾提出愿与中外运合并,但中外运则是偏偏独爱长航,愿与其合并,在一番竞争与平衡之后,中外运与长航集团终于喜结连理。 “位列三甲之外的中外运与长航实力相当,此次的结合正可谓是‘门当户对’。”上海海事大学城市现代物流规划研究所所长徐剑华表示。 据资料显示,与长航相比,中外运的实力略强,经营业务更广。2007年,中外运集团主营业务收入562亿元人民币,其中外运股份的收入为390亿元,净利润8亿元;中外运航运的收入为25亿元,净利润为10亿元。另外,中国租船公司2007年收入约为90亿元。中外运集团在国内设有40家全资子公司,8家控股子公司;经营实体多达1000余家,还在境外设有8个代表处,16家海外企业,并与境外400多家运输企业建立了业务代理关系,形成了覆盖全国、辐射全球的优质高效运输服务网路。 中外运业务包括两个主要部分。一个是采用多种代理模式提供物流服务(主要包括货运代理、船务代理、合约物流及速递服务);另一个是航运业务(主要包括船舶拥有业务以及海上货物运输业务),包括车辆运输业务、本地贸易航运、货船拥有及海上航运业务。 尽管中外运在资产规模上远远大于长航,但在干散货运输、油运、造船等业务方面,长航集团的优势凸显。干散货资产方面,长航集团的干散货资产业务集中在长航凤凰公司,业务主要集中在长江干线。中外运集团的航运业务集中在远洋运输市场,其盈利能力要超过长航集团的散货船队。因此,从航运资产发展前景分析,长航集团的油轮业务更胜一筹,干散货业务目前略逊中外运集团,但是长航凤凰手里持有大量散货船订单,发展前景不错。 中金公司航运业分析师认为,长航集团与中外运集团的整合,可以实现规模达到目前五家规模的12%,虽然仍比中远的64%的份额小很多,但是可以与中海的20%的份额相比较,尤其是考虑到这两家集团均在近些年订了很多船,则将来新集团所占运力份额也将有所提升;其次,长航集团的发展集中于航运,而中外运集团在物流网络上有较强的优势,则对于发展航运的网点布局和客户服务可以有所助益;第三,长航集团过去集中于长江运输,而中外运一直为国际化运作,航运也以远洋业务为主,则两家集团合并对于发展“由江到海、江海联运”有帮助。 此外,分析人士指出,按照新组建的集团会以干散货和油运、中外运的货代、船代、快递等综合物流业务以及长航的修造船业务等挑出四大业务单元来整合,但根据国资委关于龙头企业主营业务不超过三个的原则,四大业务板块中必定有一块将有可能被剥离。其中风险最大的就是中外运的综合物流业务和长航的修造船业务。但由于中外运在重组中占据优势地位,加之综合物流也是航运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长航的修造船业务面临出售的风险更大。 “两大集团的整合仅仅是未来航运央企大整合的序幕,2009年,类似大规模重组将会更精彩。”中信证券行业分析师认为,未来航运业的央企整合可能有两种路径,一是剩余4家航运央企进一步整合兼并,形成数量更少但业务依然多元化的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企业,第二种则是分业务整合,即整合油运业务造就中国的Fredriksen、整合集运业务造就中国的A.P.Moller,散货业务形成全球巨无霸。 点击下一页进入全球海运费查询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