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迅猛增长,外贸企业尤其以出口为主的中小企业普遍出现的融资担保难的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第一财经日报》于日前了解到,一个由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操刀”的,题为《关于建立浦东银信贸三方合作平台的构想》的研究报告在“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保险专题研究阶段性成果总结会”上浮出水面。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事实上,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下称“中信保”)在2004年时就已经开始探索与浦东新区政府、外贸企业的合作模式,即关于建立浦东银信贸三方合作平台的构想。
上海市政府一直倡导要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关于企业融资担保环境的改善则是重中之重。中信保上海分公司在上述研究报告中称,浦东信保平台可以将传统“点对点”的银企关系转型到“点对群”的银信贸三方合作的关系,再加上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和扶持力,整合财税扶持、创新基金、贷款贴息、担保代偿金等政策手段,形成由商业银行、区政府、中信保、浦东中小出口企业及担保公司等多方合作组成的融资新架构。
“浦东信保平台的意义在于可以对银行等金融体系产生间接作用,建立有利于中小出口企业发展的从风险管理到贸易融资一体化的环境,最终实现扩大出口。出口信用保险可以有效分担银行等金融机构承担的信用风险,提高整个金融体系防范和化解信用风险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出口信用保险可以改变我国现有的传统融资模式。”中信保上海分公司在上述报告中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表现在银行贷款方面,就是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的风险状况缺乏有效的识别手段。
中信保上海分公司称,一般现在商家向银行融资首先想到的是抵押,或者再不行找担保公司,中小型企业一般都缺乏有效抵押资产;如果要担保,担保公司就会提出反担保的要求,经过评估之后,有可能还要打折。中小出口企业本身规模小但经营的市场却很大的现象比比皆是,一般这样的企业资产负债率都很高,虽然有优秀的经营者,连续多年的经营业绩,回款业绩,但是可能只是几百万的流动资金就把企业逼入绝境。
“当信用保险公司介入后情况就会发生变化,除了企业原有抵押能力外,信用保险公司更看重贸易中的信用记录,比如企业对外贸易产生的应收账款,追索的可能性,而不是企业现有资产变现的价值。”中信保上海分公司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