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昨日创出今年第52次新高,应声而落的却是纺织品行业一直高歌猛进的出口势头。国家发改委16日发布最新预测称,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的逐渐显效,2007年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增速将低于2006年的水平。出口份额大幅缩水的同时,大批中小企业将不得不迎接优胜劣汰的残酷现实。
纺织出口低成本优势减失
空前的贸易顺差见证了中国制造的强大能力,但也不断推动着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进程。自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节节攀升。与此同时,在国家发起的“减顺”战役中,以纺织品、机电等行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都成为调控的主要对象。
继年初发布全年预测后,此次已是国家发改委今年第二次表达对纺织出口行业的担忧。根据国家发改委的分析,2007年下半年贸易顺差依然存在,预期人民币汇率将继续保持升值趋势,这将继续减弱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成本优势,从而给纺织出口企业带来较大的压力。加上今年下半年由于出口退税率下调2个百分点,纺织品服装出口企业的利润将进一步摊薄。中国纺织工业协会预测,仅仅因为出口退税一项,服装行业利润就将损失48亿元,利润率将下降0.26个百分点。
“这次并不是单一手段的出口调整。”纺织贸易专家张锡安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存在一个月至半年的滞后效应,调整产生的影响将在2008年更加明显。
中国纺织业领先地位不稳固
人民币持续升值将减弱产品出口的价格优势,从而减缓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增速。为此,通过技术升级、打造品牌等手段提升产品价格和调整产业结构是纺织企业破解这一难题的理想途径。
然而,对于中国数量庞大、利润率却往往不足5%的中小企业而言,实现这一目标却并不容易。
来自纺织进出口商会的研究表明,中国曾凭借自己的价格优势从其他效率较低、价格偏高的供应商手中取得了更多的市场份额,但是中国纺织业的领先地位却并不稳固。由于仍是“买方市场”,中国企业通过提价化解成本上涨压力只是一厢情愿。如果不能保持价格优势,印度、孟加拉和柬埔寨的纺织及服装行业将因此成为受益者。
另一方面,由于资金有限,中小企业却无力在短期内通过技术改造降低成本。取而代之的是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或降低工人福利,但这会逐渐将企业带入“恶性循环”中。
“我们现在只能努力适应。”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纺织企业负责人表示,目前企业最大的隐患仍是政府调控政策的不可预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