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譬如在中山这样的珠三角城市设点相比,仅是在能源、土地租金、人力及税收优惠上,我们就可以减低千多万元的成本。”9月14日,台泥(贵港)水泥有限公司行政部林胜明向记者证实,总投资高达35亿远的台泥贵港项目将于明年三月建成,“广西将成为我们进军西部的重要一站。”
台泥在广西的巨额投资成为广西方面为之津津乐道的台企入桂样板。在本月初于广西召开的两岸产业共同市场论坛暨桂台经贸交流会上,台泥贵港项目被广西区党委书记刘奇葆数次提起,刘称广西拥有丰富的资源和综合成本比较优势,“很有条件成为台湾企业开拓新市场的重要立足点。”
台商成为两岸产业共同市场论坛上无处不在的身影。
据悉,出席此次论坛的台湾人士约470人,其中政界20余人、商界390余人、社团机构和学术界50余人,包括南联贸易等许多中小企业均为第一次莅临广西。
“根据我在台湾了解到的情况,目前有将近2000多家台资企业转移。”台湾民主基金会董事长王金平特别助理、国民党中央文宣部副主任简良监对记者表示,面临大陆东南沿海地区地价和工资上涨、环境标准提高等诸多方面的压力,大量台资企业尤其是加工贸易企业选择转移阵地。
它们的“出逃”去向,是内地的“内地”——中西部。
移师中西部
广西并非是台商西行的最后一站。此前,8月的宁夏、江西,以及9月初的湖南,均留下了台商们成群结队的身影。
据广西区党委书记刘奇葆透露,截至2006年底,台商在开放以来仅在广西实际投资17亿美元,而今年上半年桂台签约投资项目43个,落地38个,实际到位即已达13亿多元,在台湾对大陆投资排位中,广西跃升至第7位。
江西方面数据亦显示,今年江西上半年新引进台资合同项目则为78个,合同台资额8.3亿美元,同比增长116%。
截至今年6月,湖南实际到位台资18.6亿美元,而上半年即已引入1.44亿美元。
“我们对企业向中西部投资这一块十分关注。”东莞台资企业协会秘书处的左小姐证实,目前中西部省份及一些重要城市召开的经贸交流会,他们均会派人与会,以了解当地的投资政策及行情,然后及时反馈给东莞的企业”。
根据商务部的统计,目前从事加工贸易的港澳台企业已达6万家,占港澳台企总数的65%,而这些外贸加工企业大多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2006年加工贸易出口额仅占全国的2.6%,所占比例甚为微小。
“至少有40%的台资企业会因新政策的实施而无法承受成本增加的压力。”比较外贸新政策出台前后效应,广州市台资企业协会会长吴振昌表示,新规定将影响到塑料、五金、纺织与木制品等业者,退税率下调及保证金上缴带来大幅增加的成本。
深圳市台商协会则预计,由于深圳台企相当一部分为简单的“加工车间”型企业,深圳40%的加工贸易企业、近4000家相关企业将面临蜕变和挑战。
“投资广西虽是两年前就定下,但确实有东部沿海渐升的商务成本的压力。”上述台泥负责人解释,以电力成本支出为例,贵港市工业基准电价0.233-0.426元/千瓦时之间,靠近珠三角的清远市为5-6毛钱,“资源行业一块,对电力的需求又特别大,一分钱的成本都有可能是压垮企业利润的最后一根稻草”。而由于电力供应紧张,8月份英德台泥公司也停了1~2条生产线,“在贵港我们就不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因为电力充足”。
“税收一块对于企业的帮助也很大。”该负责人称,在西部投资,以2001-2010年来计,可享受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再根据国家及地方相关税法、有关优惠政策规定,在享受所得税免二减三期间,同时免、减地方所得税,“东部地区则很难有如此多的优惠”。
“中小企业西移进程会加快。”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副所长张冠华向记者介绍,外贸新政所针对的是以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浪费来获取利润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面临投资与政策的双重压力,只有三条路可走,“要不就地产业升级,要么转型,要么出走,而出走的方向则是中西部地区或是海外”。
外贸新政策
台商如此大规模的空降中西部各省,并非事出无因。8月23日出台的外贸新政策,根据张冠华的说法,“给予中小企业的台企很大压力”,并视为中小台企频频在中西部省份赶场的要因。
继7月份145亿美元创中国单月贸易顺差历史新高后,8月份中国贸易顺差再次刷新此一纪录,今年1-8月中国对外贸易累计实现贸易顺差956.5亿美元。
贸易顺差增长过快,以及由此引发的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压力及贸易摩擦问题,成为贸易新政出炉的主题背景。
继7月1日出口退税新政实施后,商务部及海关总署于8月23日联手推行《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公告44号,共计2247个海关商品编码被列入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同时要求对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施行银行保证金台账“实转”管理。据悉,此次改革涉及行业主要包括塑料原料及制品、纺织纱线、布匹、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据中国外贸加工大半壁江山的港台企业首当其冲。
张冠华解释,国家外贸新政是“东部沿海及中西部区别对待”,主要针对东部沿海地区,对中西部企业并不设防。根据有关政策,加工贸易企业分为A、B、C三个类别,中西部A、B类企业仍可施行银行保证金帐空转管理,“也就是说,中西部企业仍可享受旧有的外贸加工优惠政策”。
由此,此次外贸新政的出台有“支持西部建设”的意味。据知情人士透露,商务部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鼓励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加工贸易转移的措施。
暨南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副教授徐林清博士分析,在外贸新政的实施中,无议价能力的企业将会更多考虑相关生产环节转移到中部和西部地区,“因为中西部地区贸易政策更加优惠,企业综合运行成本也较东部地区要低”。而国家的远期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此次外贸新政出台,由于考虑到东部沿海省市的利益,设限范围较之外界预期,作了较大调整,给出部分企业及行业一定缓冲期。但业内人士认为,新一轮的外贸新政或将于年底出台,外贸加工行业还将再面临一次大调整,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范围将会更进一步扩大,措施更加严厉。
台湾产业界进入中西部的投资冲动,证实了业内人士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