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美国上演了一幕幕诋毁中国产品的闹剧,涉及的产品从宠物食品、牙膏到玩具等,再经一些西方媒体的蓄意炒作和夸大,在世界上,当然也包括在法国,造成了极坏的负面影响,使中国产品信誉和国家形象受到损害。中国产品到底怎么样?为了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近日,《欧洲时报》邀请了法籍华人贸易界人士、商人、电脑专家、律师和资深编辑等,在巴黎举行了一次研讨会。
与会者根据他们与多国产品打交道的经验认为,产品质量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美国的食品、仪器,日本的汽车、电脑,法国的葡萄酒、化妆品甚至飞机等,都出现过产品质量问题,被召回的产品也比比皆是,从世界大流通角度看,这本来是一件正常的事,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然而,个别国家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却借此向中国产品发难,将普通的产品质量问题政治化、国际化,以达到打压中国产品,妖魔化“中国制造”的目的。
长期从事中国茶叶贸易,并将中国茶叶推向法国主流社会的陈文雄先生指出,这样的事情是在中国对外贸易持续高增长,中国产品无处不在的背景下发生的,因此不是偶然的,这其中包含了诸多复杂的歧视性、排他性等贸易保护主义倾向。电脑专家庄丹泽认为,随着中国在世界贸易格局中的分量越来越大,今后,不管你怎么做,“围攻”中国产品将会成为一种常态。因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水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中国的产品多了必然要触及人家的利益,抢了人家的市场,在西方经济不太景气的情况下,这正好成了某些政客用来炒作的一个非常合适的话题。对此,我们要有一种大国心态,首先是不要怕,其次是冷静应对,继续走好自己的路。
在法国生意做得比较好的电脑商人张海平和《欧洲时报》资深编辑董纯均指出,发达国家的一些跨国公司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低廉的环境成本,在中国大量建厂,封闭式生产它们所需的产品,然后再出口到世界各地。目前,外商在华投资企业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额近60%,而且外商赚取了价值链中的最大利润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与其说“中国制造”,不如说是“世界制造”,中国产品出了问题,实际上外商也脱不了干系。加拿大《环球邮报》就说了一句真话:不要把美国商人的错误归咎于中国。一些西方国家的媒体和政客借某一产品的某一部件存在的问题,以“排山倒海”的方式攻击中国产品,显然是不公正的,也是别有用心的。
法国华人进出口商会会长夏尚忠表示,中国产品瑕不掩瑜,中国出口的多为中低档产品,不能要求中国产品一夜之间就达到欧美国家高档产品的水平,中国要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还需要一个过程。中国产品能够进入世界各个角落,这本身就说明中国产品质量越来越好。他说,根据他多年跑法国市场得出的印象是,中国产品物美价廉备受法国人民的喜欢。
巴黎工商会中国专员苏晓青和律师谢汉琪等从另一个角度指出,这次“中国制造”危机,对于中国来说,既是一件坏事,但也是一件好事。该事件向国人敲响了警钟,迫使大家去反思、去改变中国产品的现状。因为,中国产品也确实存在质量问题,这就需要全国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和治理机制。注意跟踪和研究国外新的卫生标准和安全标准,严格把关,真正将产品质量搞上去,最终用中国的名牌产品形象来树立起中国的大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