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10月贸易顺差较上年同期增长13.5%,至270.5亿美元。不仅高于6月份创出的此前单月纪录高点269.1亿美元,也高于9月份的239.1亿美元。虽然数据仍在节节拔高,但是,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不断升高的贸易数据已经有了些许降温的趋势。
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外贸出口增速比上月放慢了0.5个百分点,而进口增速则加快9.4个百分点,从而使1-10月的出口、进口增速分别比前9个月放缓、增长了0.6个百分点。
顺差规模过大矛盾尚未有效缓解
昨日,一些专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都认为,虽然贸易数据已经开始减缓,但并不能说明我国顺差规模过大的矛盾已经有所缓解。
“不应当对这一个月的出口环比减少赋予过高的意义。”商务部研究院梅新育博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梅看来,“因为10月份有个黄金周,9月份没有,这对于10月份的生产和出口肯定是有减少作用的。”10月数据低于9月,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10月份抢关出口因素消失,这个因素也对出口影响很大。
中国商务部综合司副司长刘海泉此前预计,今年全年贸易顺差可能达到2500亿美元。他认为,近两年中国采取措施调整进出口结构、抑制贸易顺差过快增长的势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顺差规模过大的矛盾尚未有效缓解。
降低顺差需双边努力
梅新育告诉记者,顺差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要降低顺差,需要我们的主要贸易伙伴也采取相应措施才能真正解决。
中国与欧美的双边贸易值一直在持续增长。海关数据显示:前10月中国与欧盟、美国的双边贸易值均超过2千亿美元。其中,与第一大贸易伙伴欧盟的双边贸易额同比增长27.5%,与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国的贸易额则增长15.7%。
“中国贸易顺差的产生只是产品链全球化生产分工及国际对华产业转移及鼓励加工贸易发展的必然结果。”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其中,中美贸易顺差是全球化分工和中国企业研发能力总体薄弱的结果。
他认为,中美贸易的不平衡主要归因于结构性问题。中方出口大多属较低端产品;而美方出口的多为高端产品,总量较少,只占对华出口额的10%左右。这正是中美贸易中顺差存在的反差现象,一方面中国大量出口价廉的中、低端产品,另一方面美国却对中国禁止出口大多数高端产品。“在这样的情况下,中美贸易怎么能够平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