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去年中国国货复进口高达733.6亿美元,使中国成为自己的第七大进口国。国家发改委日前在对今年一季度的外贸顺差分析时指出,由于出口退税、加工贸易、关税倒挂、鼓励出口等政策造成国货复进口大量增加,既虚增出口,也虚增了进口,造成物流等社会资源的浪费。
一般意义上,许多复进口的货物是因为质量问题或者经济纠纷而被退货的产品,而目前中国所产生的大量国货复进口与中国加工贸易体制密切相关。
目前,国货复进口主要货物为材料、零部件、初级形态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这些产品在出口时享受到了出口退税的好处,然后,当企业再通过加工贸易的方式进行进口,又可以享受到减免关税和增值税的优惠,企业就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获得利润。许多企业考虑到在出口退税上得不到很多优惠,而采用把已出口的货物再次进口,来享受进口保税的优惠,这也会导致进出口总量的虚增。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张一表示:“许多企业进行加工贸易出口的产品不能在国内进行销售,就采取国货复进口的方式在国内销售。”
专家指出,针对这种情况应逐步取消加工贸易进口的减免税政策和出口退税等政策。然而如果对相应政策进行大调整,许多正规进行加工贸易出口的企业利益会受到损害。
国货复进口:指在本国生产制造,并已实际出口离境的原产于本国的货物,在未进行加工改变货物状态的情况下,因某些原因需要重新中转复运进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