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世界工厂变成‘通胀来源’。”在近日发行的韩国《周刊朝鲜》上,三篇封面文章都将“全球通胀源头”的帽子扣在了中国头上。但是,事实真是如此吗?
牛奶、石油涨价都怪中国?
在这期《周刊朝鲜》上,一篇题为“油价原材料黑洞:中国的通货膨胀动摇世界”的文章说,中国爆发通货膨胀的疑虑正在袭击全球,“曾是稳定世界物价一等功臣的中国现在变成破坏物价稳定的主犯”。文章说,中国人都喝牛奶,世界奶价就一路上升。该文还援引财经界人士的话说,随着中国国民收入的提高,凡是中国人消费增加的品种,都有可能遭遇和牛奶类似的供不应求的情况。
“最近动摇世界经济的油价暴涨也与中国有着密切的关系。”文章称,尽管国际油价高涨的原因在于墨西哥的原油生产受到风暴影响和美元汇率变动,但更为根本的诱因是“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的经济增长导致石油需求剧增”。除石油外,近几年钢材、铜材等各种原材料和粮食的价格也因中国的需求剧增而居高不下。文章总结说,“中国的通胀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新问题。”
攻击中国输出通胀已有时日
其实,《周刊韩国》的文章并不偶然。近一段事件,韩国媒体只要说到通货膨胀,就可以看到“源自中国”的字眼。《朝鲜日报》10月20日在题为“三大‘通膨病毒’横扫世界,韩国经济受冲击”的报道中称,中国因素、油价攀升、粮食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三重波浪造成的全球通货膨胀浪潮开始涌入韩国,导致消费原材料价格暴涨。一直扮演“世界工厂”的角色、供应低价产品、推动全球经济繁荣的中国,最近摇身变为向世界各国出口“通货膨胀”的罪魁祸首。
《首尔经济》11月14日的报道称,中国消费者价格指数连续3个月上升6%,全世界都越来越对“来自中国的通货膨胀”感到恐惧。中国产品出口价格上升,导致全世界物价同时上涨,正在形成触发全球经济增长停滞的恶性循环。《东亚日报》10月30日则报道说,中国物价迅速上升的同时,源自中国的通货膨胀将会动摇包括韩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低物价基调。
韩国将自身通胀赖到中国
韩国为什么如此关注中国的物价变化?答案可能还在韩国本身。最近一两年,虽然韩国经济保持着4%-5%的增长速度,但交通、水电、房价等直接影响人们生活的物价不断上涨,老百姓对此怨声载道,韩国急需为此找到一个理由。
今年早些时候,三星经济研究所预测明年韩国物价上涨率为2.8%,但其10月29日发表的报告表示,由于中国通货膨胀扩散,世界经济增长率将变缓。撰写该报告的首席研究员张在澈说:“韩国经济也将从明年上半年开始受到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即使不考虑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今年第四季度和明年物价上涨率也将达到3%—3.5%。他说:“如果中国物价保持4%—5%以上的上涨率,将继续给物价上升施加压力,国内物价上涨率有可能突破3.5%。”韩国银行有关人士则称:“依赖价格低廉的中国产品维持低物价的时代告终。”
中国真是全球“通胀来源”吗?
那么,中国真是全球“通胀来源”吗?专家们普遍认为,中国物价上涨对韩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影响并没有韩国媒体描述的如此之大。
目前,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仅占世界GDP的5%,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在增加,但仍非常有限。而且不同商品价格上涨的原因也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地怪罪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亚非部王泺认为,中国的猪肉基本上是国内生产满足国内需求,进口非常少,所以根本不涉及影响国际食品价格的问题。在能源和原材料涨价问题上,除了中国需求在增加的因素外,大宗商品的定价还与供应国的人为操纵有关。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李晓教授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前几年世界批评“中国向世界输出通货紧缩”,如今又变成“中国向世界输出通货膨胀”。这种变化反映出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变化,同时也标志着中国这个“世界工厂”的内部经济结构正在转轨。这个转折是全球经济发展变革的一部分,因此它不仅仅是中国自己的问题,其他国家也应该对此做出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