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化分工、同业或异业整合、社会资源共享这三大趋势是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的方向,而共同配送将是整合的最佳表现形式,同时是拯救城市配送的最佳方案。
现在商超进货讲究少批量多频次,由于同类商品品牌多,对单一商品的需求量有限,以节俭、约束、高效为价值取向,单次单送将由城市集约化配送取而代之,以降低运输成本、实现企业高效管理。
专注于城市配送
快行线食品物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主营业务是为全国各地的冷链食品生产厂家、供货商、零售商的销售渠道提供冷链商品配送。快行线网络遍及北京、沈阳、济南、青岛、烟台、厦门、浙江、南昌、广州、南宁、武汉、西安、重庆、长沙、太原、哈尔滨、石家庄、上海、南京等23个城市的30,000多家超市;在全国拥有冷库50,000多平方米,城市配送专用冷藏货运车辆500余部;服务于湾仔码头、龙凤、安井、海霸王、六合、东来顺、全佳每食、哈根达斯、八喜、蒙牛、馄饨侯等20余家业内优秀企业,承做沃尔玛华北区生鲜配送中心所有业务。
据刘培军介绍,快行线立足于城市配送,从业务本身上,主要做城市的“配”和“送”,包括收货、存货、 下架、 分拣、 统一的配载。相比而言,“送”较简单,“配”比较复杂,快行线的核心优势,体现在每天将800多个不同批次、不同品种的10000多箱冷冻货品按照不同的线路、不同的送货时间约定“配”到30多个装车码头、再由30多台大小不同的车辆送“到300多个门店。快行线不仅具备完整的DC功能,为客户提供从商品的来货验收仓库管理到门对门的送达服务,还为客户提供基于物流成本降低、服务于市场销售为原则的全过程物流解决方案。最初与某国际大品牌合作时,客户只是将商品存放在快行线仓库里,快行线按照客户的发货指令给超市送货,而库存商品的数量、存放时间都是由客户控制,然而客户又没有一个针对库存周转、库龄的KPI指标,造成客户的销售越多物流成本就会越高,在物流层面没有通过管理进行空间的优化。后经过快行线的建议,把储存和送货的计费模式分离,储存按照每天每箱收费,送货按照单箱送达计费,同时建议我们的客户为了节约仓储物流成本,每天关注库存量,在保证销售的情况下将库存量压缩到最小,这样,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客户的仓储费用,增加商品的周转速度。这种方案双方都收益,一方面,客户加快了库存周转率、降低了仓储费用的占比,实现了终端的“鲜日期”管理目标,拉动了市场销售;另一方面,快行线仓库的空间得以循环利用,为其他的商品腾出货位。快行线与湾仔码头的合作不仅为客户节省物流成本,还切切实实的实现了用专业化的物流助力销售目标的增长。
集约化仓储与配送
刘培军介绍,物流公司在城市配送中能否盈利生存,有两个关键性指标,仓储的人均操作量和车辆的单车装载量。然而这两个关键性指标的优劣又受制于“集约化”的程度,“集”是指业务量的集中程度;“约”是指物流过程中上下各个环节的衔接、协同的程度。
要保证食品安全、保证批次管理和商品的可追溯性,必须配备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商品进行分类上架,不仅便于批次管理,出库时准确及时找到商品,达到先入先出的目的,还可以实现对商品的追踪。尤其是最近食品问题频出,问题商品的召回就要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准确的查询该批次货物的收货时间、温度、数量、品种,仓库的存放位置,存放时间,以及追踪商品出库时间、出库数量、配送地点等数据,是商品准确无误的召回。目前快行线现在的冷库是单层四层货架,并配合信息化管理系统,实行货位管理,但是在冷库里的使用率只有40%,60%的面积要留给叉车做通道。由于货架越高,对叉车的技术要求越高,通道要求越宽。所以快行线在新建冷库的设计上采取平台式货架加入堆叠式移动货位的管理方式,既解决了仓库的使用率问题,又解决了WMS系统对商品的指定货位问题。因此刘培军建议,物流设备上和系统上并不是越先进越好而是要适合,企业应该以安全、高效、节能为原则适度的自动化。系统应用和流程管理应该是标准、节点、量化为前提的高度的统一化,同时在企业的运营层面,可以根据企业状况,采取设施设备部分租赁形式,以节省投资及运营成本。
送达的环节主要基于单车装载量,单车装载量首先反映物流的集约化程度,城市配送一般是采用4.2米的车。按照北京的交通状况和城市交通管制,如果集约化程度不够,一般一辆车一天能送10个网点,一个网点的集约配送量只有十箱,一天只能配送一百箱;如果实现配送集约化,增加每个网点的集约配送品牌,一个网点的送货量达到50箱,即使一天配送6个网点,每车每天配送300箱,提高了每台车创造的收益。刘培军指出,在重视配送集约化的同时,冷链控制也是考验食品配送安全的一大因素。由于城市配送要不停的停车、开门、卸货,车内温度变化较大,为了避免热空气直接和商品接触,运输车辆都配有隔温板,在保证商品温度的同时,还随着货物的减少而缩小了制冷空间,节省了耗油。城市配送中,交接环节是令物流企业头疼的一件事,此环节尚未有明确的标准,再加上有时信息不对称,时有将卸下车的商品再搬回冷藏车,但由于车上的打冷剂是维持商品温度,并不能恢复原来的温度,因此并不能在保证产品的原来温度,因此为了克服交接造成的影响,需要物流企业完善操作流程,事先核实配送信息。其次,车辆加入GPS的温度管理,对车辆位置、行驶速度、车辆温度全程监控,快行线控制平台对客户开放,客户随时可以查看车辆温度,对有异议的问题可以马上投诉处理。
共同配送的推广
“共享第三方物流服务” 这个概念,也被称作“共同配送”。所谓共同配送就是指多个客户联合起来,由一个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来提供配送服务。
现在食品物流发展逐渐由企业自营物流向第三方物流服务过渡,第三方物流对共同配送的促进使城市配送物流更加集约化。现在商超进货讲究少批量多频次,由于同类商品品牌多,对单一商品的需求量有限,共同配送将送达同一个门店的很多品牌的商品集中到一起,解决了单次单送少批量多品种的问题。不仅降低生产企业的物流成本,也降低超市的各品牌入库的操作难度,同时减少了整个社会的交通总流量,所以说共同配送是实现高度集约化的首选,也是城市冷链物流配送发展的最高阶段。
例如快行线负责沃尔玛华北区DC,在北京有12家门店,比如生鲜供应商有12家,在使用共同配送之前的线路是12家供应商配送12家门店要144条线路,使用共同配送后,供应商将商品送到DC,由DC统一将商品送到沃尔玛的12家门店,整个的配送线路就变为24条线路,配送线路减少了83%,大幅度降低了城市配送用车辆的总量,减少了交通拥堵和尾气的污染。
另一方面,基于第三方物流基础上的共同配送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物流管理风险。食品企业在销售产品的同时自建物流体系,当出现商品盘亏问题时,销售一张买赠促销单就可以将原来的亏损补平,如此不利于企业的物流监管,也不利于企业市场信誉建设。而生产企业将物流外包给第三方,则可以转移企业的物流管理风险,避免仓库短少的损失,将精力专注于主营业务,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近几年来,不仅快行线一直践行着共同配送的业务模式,同时整个行业和政府都在倡导发展集约化共同配送,多方合力共同促进物流业的发展,同时也创造了社会效益。
从微观角度而言,企业可以得到以下几方面的好处:达到配送作业的经济规模,提高流作业的效率,降低企业营运成本;不需投入大量资金、设备、土地、人力等以节省企业的资源;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讲,实现共同配送主要有以下好处:减少社会车流总量,减少闹市卸货妨碍交通的现象,改善交通运输状况;通过集中化处理,有效提高车辆的装载率,节省物流处理空间和人力资源,提升商业物流环境进而改善整体社会生活品质。总而言之,共同配送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员、物资、金钱、时间等物流资源的使用效率,取得最大效益,还可以去除多余的交错运输,并取得缓解交通、保护环境等社会效益。
刘培军介绍,"专业化分工"、"同业或异业整合"、"社会资源共享"这三大趋势更是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的方向,而共同配送将是整合的最佳表现形式,同时是拯救城市配送的最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