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性整合方案已正式上报海关总署,前期准备工作已启动
整合象屿保税区、象屿保税物流园区、东渡港区的区域资源并叠加相关政策功能,在此基础上实现 “三区合一”并逐步发展成为厦门东渡保税港区。昨(6)日,象屿保税区管委会称这一框架性整合方案已正式上报海关总署,前期准备工作也已启动。
喜获全国首批“区港联动”试点,象屿保税区与东渡港“联动”而成的象屿保税物流园区,今年以来得益于海关采取“分批进出区、集中报关”、“舱单分拨”等创新通关方式,园区运作水平明显提高,并突破性地开展了国际中转业务。
但因受东渡港区三大闸口未正式启用及港中路未全线贯通的影响,园区与港区仍未真正实现“24小时无缝对接”,区港间货物往来仍需通过“人工押运”方式完成。
毫无疑问,只有实现“三区合一”并逐步发展成为厦门东渡保税港区这一设想,才能更好地完成“区港联动”、“无缝对接”的目标,并符合海关总署对保税区转型发展的指导精神。为此,厦门已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为组长,政府办、海关、保税区管委会等为成员的“三区合一”工作领导小组。
依照这种转型模式和目标,象屿保税区管委会会同海关对整合过程中的基础设施完善、监管流程改造、企业业务调整、分步实施步骤等进行了认真研究并形成具体的转型整合方案由厦门海关上报总署批准。
目前,本着尽量减少区域税源流失、尽量减少企业搬迁成本的原则,象屿管委会已经逐步开展非保税业务的外迁工作。首先,在保税区二期用地建成集装箱堆场近50万平方米,已外迁50%左右的集装箱堆存业务。随着交通环境的改善,在保税区内的非保业务也将全部迁出。其次,在保税区二期用地拟新建2万平方米的厂房仓库,供区内非保税加工仓储业务就近搬迁使用。
此外,有关方面也对东渡港区的集中查验场所问题、保税物流园区周边交通的秩序、闸口设施、电子信息系统等进行整治与完善。目前厦门海关也正在研究制定三大闸口启用后海关监管流程的具体方案。
目前,象屿保税区管委会还在积极推动为“三区合一”配套的东渡港区海关集中查验中心的规划、建设。据悉,该中心面积达3万平方米,目前建设方案已确定并将在近期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