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沿海水域日益繁忙,据统计,2006年航行于中国沿海水域的船舶已达到464万艘次,平均每天1.27万艘次,其中各类油轮为162949 艘次,平均每天446艘次。随着油轮密度的增加及超大型油轮的频繁出现,中国沿海水域原已十分繁忙的通航环境变得更加复杂,船舶溢油事故风险不断加大。这是今天在此举行的2007年上海国际海事论坛新闻通气会上透露的。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水运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目前,全国已拥有各类远洋运输船舶逾百万艘,列世界第9位,其中集装箱船队列世界第4位;拥有亿吨大港12个,2006年我国港口完成吞吐量56亿吨。2006年,中国沿海石油运输量达到4.31亿吨,其中运输原油1.87亿吨。一旦发生污染事故,将会给海洋环境、人民的健康和财产和有关经济领域带来很大的损害和冲击。虽然在历史上我国尚未发生过类似“威望”号的重大溢油污染事故,近年来也发生了多起溢油量在100吨以上的重大船舶污染事故,已经造成了巨大的直接和间接损失。
面对海上石油运输量不断增长和潜在污染风险日益加深这一严峻形势,为保护海洋环境,防治船舶污染,中国必须亟需全社会对海上石油运输和海洋环境保护的共同关注。为此,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主办的2007年上海国际海事论坛将于11月7日至8日在上海举行,来自国家有关部门的领导、专家和国际海事组织、美国、英国、西班牙、东盟十国、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海事机构的高级官员,国际油污基金组织、油公司国际海事论坛、国际独立油轮船东协会,国际油轮船东防污染联合会、国际保赔协会的高层代表,美国、法国、日本、挪威等国驻沪总领事馆官员、国际知名航运公司、石油公司、科研院校的教授学者连同法律界、保险界的权威专家近250人齐聚浦江之滨,共同探讨“全球关注石油运输和海洋环境保护”。
中国海事局局长刘功臣先生将在主题演讲中介绍作为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的主管机关,中国海事局在交通部的领导下,多年来在建立国家防污染管理体制、健全防污染法制、完善油污应急机制、履行国际公约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建立了一个上下联通、纵横交错、点面结合的中国海事管理系统,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海事监管力量已具规模,目前拥有海事专业管理人员达2.5万名,海事巡逻艇647艘,航标船63艘,航道测量船11艘。基本形成了国内防治船舶污染、保护海洋环境的法规体系,并处于不断地完善过程中,同时加入了绝大部分国际海事组织颁布的防污染公约。国务院“防治船舶污海域条例”也将在不久出台。
中国海事局将按照“防患于未然”的原则,对所有从事沿海运输的油轮公司强制执行国际和国内安全管理规则;广泛开展港口国监督和船旗国监督;对航行于我国沿海海域的油轮实施船位报告制度;对油轮船员进行特殊培训、严格知识更新、实操评估、考核记分等管理环节;在航行密集的水域实施实时的船舶交通监控,建立分道通航制和增加助航设施来改善航行条件;对个别环境敏感水域实施强制护航、强制引航和限制船舶污染物排放;实行污染危害性质货物总量控制、提高承运船舶船型标准等特殊管理要求。
目前,中国海事局已建立了国家、海区、港口、码头、船舶五级应急体系,分别由中国海事局及沿海各省、市政府根据溢油污染事故的级别负责具体实施;并正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
据悉,2007上海国际海事论坛期间,将举办一个以文字、图片、影音等多媒体形式的小型展览,介绍中国海事机构、国际著名石油货主和航运集团以及溢油应急能力和前沿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