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过后,我们也特别对今年以来的询价感受作了总结,供您参考。
日线:早该解决的问题航线
日本航线始终是一条备受关注的航线,而且自去年以来已经发展成不仅受业内关注,业外人士也开始关注的航线。
央视的焦点访谈对日线负运价做过专门报道;新华网发展论坛也曾将其作为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船公司组织的峰会也不少,最近一次是4月初在山东龙口,各方达成了龙口协议,并称即日起青岛运价不低于30美元。交通部门更是在去年经过调研后出台了禁止零负运价的红头文件。可谓各种招数使尽,但效果似乎不太令人满意。
自春节以来日线运价一直低迷,当然货量上看也处于淡季,除了深圳外,各地大多零运价经营,当然只要报价1美元或者干脆不报价(船舶到港后国内代理才能根据日本卸货港代理加收附加费情况算出具体价格)即可规避相关文件规定的处罚,这一点可能是有关文件制定时疏忽的地方,即如何判断非零运价的真实性。不过据代理称,在零运价附近经营仍可以赢利。
问题是,经验上来看,日线一旦货量上升,马上会出现恶性竞争,运价即刻大幅跳水,当然是以零运价附近价格为起点向下跳水,结果可想而知。询价的时候各地代理往往含混其辞或避而不谈,但问题是明摆着的,虽感觉不妙,但大家为了生存硬着头皮继续经营。
日线问题维持至今,运价问题也到了彻底解决的时刻了。
欧线:今年最火爆的航线
欧线今年以来一直是最火爆的一条航线,这与去年年底有的悲观预测大相径庭,从年初运价普遍大幅上调,春节前的货运高潮,到4月初再次大幅上调运价,可谓高潮迭起,五一前受各种利好消息驱动又一次迎来货运高峰,运价涨幅已经超过普调计划,其中青岛地区最为显著,据称这一趋势将延续两个月。
分析其中原因一是中国乃至亚洲经济大势继续向好;另一方面是国内商家为应对国内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人民币升值风险以及运价上涨计划而出现抢关出口现象,导致连续几次出现货运高潮。运价上涨对船公司和货代来讲是最大的利好。4月份国内钢材和纺织品退税下调尽管时间上没有像以往一样留出太大富裕,但货量上涨不能不说与此无关,商家寅吃卯粮现象短期利大于弊。如此看来,今年前半年船公司业绩好转应该不成问题,但下半年出口货量的持续性值得关注。
此外,运价上涨无意中给国内产品出口企业又加了一道压力,廉价中国商品如何将运价上涨“毒药”变害为利也很重要。
询价中代理普遍反映FOB货过多,表面看似乎又给中国企业加了一道致命重压,殊不知这恰恰是化解所有压力的最佳途径。国内商家国内产品与国外相比目前看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自信心千万不可忽视。
多种迹象表明国内很多方面并不次于国外,而且很多地方已经领先。
CIF大逆转时代即将来临,商家、船公司、货代、保险公司都准备好了吗?规则、环保、质量....固然重要,但我们不是一直在做?为什么会忽略建立自信呢?
美线:需要用智慧经营的航线
美线单从运价角度看几乎没有什么可值得关注的,因为它一年变更一次运价协议,常年通过运力调整使运价基本保持稳定,而这似乎正是美线最容易被人忽视甚至做出错误判断的一点,也是美线最有生命力最智慧的关键点。
美国人对事物的控制力最有特色。最近一条消息称5月美线运价协议调整临近,美国内陆卡车运输在集装箱班轮公司和货主之间的博弈中开始扮演重要角色。言外之意,美线运价协议的主动权开始向陆上转移,值得关注和理解。
从各地询价情况看,春节以来出口美国货量相对疲软,但4月份以来从南方开始货量有所回升,为避免上述不利效果未来货量增长不可避免,而正中5月运价上调下怀。可见美国的制裁措施都是有针对性的,往往故意使出强硬手段激怒对手,从而掩盖其真实目的。
另有一些使消息颇受人关注:根据英国品牌顾问公司BRAND FINANCE最新公布排行榜,全球250个最具价值的品牌中前10位最具价值品牌有九席在美国。如果这些品牌出口的话,可以增加多少海运量,增加多少看不见的贸易额?
所以,我们真的需要换种思路来应对美国解决与我国贸易逆差问题,需要超常思维的经营。例如:美国各种调查程序严谨,所需时间较长,而这恰恰给了我们企业以反应时间,在其做出裁决之前我们可以争取时间提前改变出口策略,与前面欧洲线提到的一点类似,并要有自信,相信美国需要中国商品。
此外,美国会利用太平洋贸易不平衡产生的空箱做美洲粮食散货运输,用空箱建造办公室......这些创新思路也值得我们借鉴。
上面提到的三条航线,颇有些水火风雷各不相同的感觉。其余航线同样重要且值得解读,如非洲的商机、澳洲的大起大落、韩国的战略调整,相信今后我们会有机会继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