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戎彤宇
目前,2006年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进入摊牌阶段,以宝钢为代表的中国谈判代表团面临很严峻的形势,从各方面的情况来看,铁矿石涨价基本已成定局。如果最后中方被迫达成19%的涨价协议,中国钢铁企业全年不得不多支付将近100亿元的成本。
回顾年初,谈判双方本来势均力敌,甚至中方还略占优势,因为当时中国钢铁企业基本都在成本线上挣扎,并有一大批企业开始亏损。在这种形势下,要求三大巨头降价合情合理,论据充分。可惜这种有利的谈判形势没能维持多久,中国钢铁企业的轮番大幅提价,在把国内国际钢铁市场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损失了谈判天平上一个又一个砝码,此消彼长,谈判的天平倾向三大巨头也就不足为奇了。
面临多支付100亿元,钢铁企业的心在滴血吗?恐怕未必,近来就有某些钢铁企业表示能够承受成本上升的压力。我们可以算这样一笔账:尽管谈判失败要多支付将近100亿元,但与年初相比,目前各钢材品种平均涨幅在30%以上,也就是说每吨上涨了1000元左右,按半年产钢2亿吨计算,即便考虑到年初涨幅较小,估计半年内,钢铁企业通过涨价,销售收入至少增加1000亿元以上。
1000亿Vs100亿!
算完了这笔账,我们也就理解了尽管不利于谈判,钢铁企业却依然大幅度提价了。通过提价,钢铁行业提前把成本上升的压力转移到了下游产业。因此可以说,如果达成铁矿石涨价19%的协议,心在滴血的不是钢铁行业,而是钢铁行业的下游产业,是整个中国的国民经济。
最近以来,在分析造成中方谈判不利的原因时,许多媒体和机构认为,中方代表行动过于迟缓,缺乏谈判策略,但笔者认为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还是外部环境。
如果钢铁行业大局意识再多一点,把行业利益看得再轻一点,国家利益看得再重一点,控制好涨价的节奏,就能为中方谈判代表创造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而且,这种做法也是完全可行的。因为很明显,这次钢材价格轮番大幅上涨的源动力并非来自于有效的市场需求,而是来自于钢铁生产企业的联合推动。如果没有生产企业的推动,国内低迷的市场不会这么快扭转,国际钢市也不会这么热。
当然,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每一个企业的目标,企业也有这个权利,我们无可厚非。只是在涉及到国家利益时,希望企业再多一些民族精神,也希望国家职能部门和行业协会此时不要缺位,必要时进行适当的干预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