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专家预言2007年下滑到谷底,外贸增速放缓是主因。
在日前于广州举行的“第三届中外货代物流企业洽谈会”上,航运业界普遍认为,国际海运价格在维持了近5年的“好光景”后,将在未来三年出现下降趋势,船公司的利润也将出现下滑。
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会长罗开富向南方日报记者 表达了上述观点,他同时也指出受到中国外贸进出口维持较高增速的支撑,“航运市场的下滑应该是在平稳中趋于低速下滑,不会大起大落。”
长期从事国际航运业研究的傅林咨询MatthewFlynn则认为,“按照当前的趋势以及过往的周期规律,国际海运价格很可能在2007年下滑到谷底。”
拐点已于去年下半年显现
“按照多年来的规律,国际海运价格走势一般都有着一定的规律。”罗开富表示,经历1998年的金融危机后,备受打击的国际航运市场开始缓慢复苏,直到新世纪之初才开始进入“好时光”。这段时期维持了将近5年,船公司也是在此时积累了大量利润。
“不过,去年下半年开始,情况开始有所转变,节节走高的运价开始有所回落。”换句话说,在去年下半年的时候,国际航运价格下滑趋势已经显现。
虽然当时有船公司将原因归咎于一些偶然因素并认为价格将迅速回暖,但事态并未如船公司所愿有所改变。今年上半年海运价格的一系列表现,使得国际航运业步入下滑周期的事实,越来越成为业内的共识。
去年,在被认为是航运业传统旺季起点的5月,船公司并没能如愿提价。作为中国出口到美国最重要的贸易通道,中国-美国西海岸线的运价甚至较去年同期下跌100美元/TEU(标准箱)。随后的几个月,运价一直没能如愿上调,受运价回落影响,连美西港每年征收的旺季附加费(PSS)最终都不得不以停收告终。
“2005年年初时,欧洲线一个箱子的运费大概在1500-1600美元,但现在也就1000美元左右。”有货代企业介绍说。
今年运力过剩形势更加严峻
近5年海运业丰厚的利润,促使船运巨头们不断扩张。如同双刃剑一般,运力不断扩张的直接后果,就是造成海运市场供过于求,并进而导致海运价格下滑。“特别是在今年,大型6000到8000乃至1万吨大型集装箱船纷纷下水,更进一步加剧了当前海运市场供过于求的形势。”罗开富说。
克拉克森船舶经纪公司的统计数据更印证了罗开富的观点。据统计,2006年全球将交付的船舶运力达133.2万TEU,相当于2005年底船队规模的16.5%,这预示着2006年新增的运力将较2005年更快。从订造船舶的运力结构上分析,超巴拿马型船将占2006年交付总运力的51%,明显加重主干航线的压力,届时主干航线上供过于求的形势将更加严峻。
寄望中国外贸强增长?
“今后三年中,航运市场将会在平稳中趋于下滑,不会大起大落。”罗开富认为。
他说,当前世界经济的增长较为乐观,国际贸易增长很快。尤其是中国的对外贸易,在今年将超过1万6千亿美元,较去年的增长幅度将超过15%。“实际上,第一季度中国外贸的增长就大大超过了这一幅度,达到23.1%。”
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不能仅仅寄望于中国外贸对全球海运市场的支撑作用。中国对外贸易自2002年以来已连续4年保持了快速增长,2003年、2004年更是增长最快的年份,增幅均超过了35%.“尽管中国外贸仍有望保持较快增长,但2005年增幅已显出明显的放缓迹象。”
上海航运交易所在今年年初的报告中也指出,“2006年受国际市场空间和贸易保护的限制,外贸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难度较大;中国经济将从快速增长期转为平稳增长期,以及国内市场的供过于求也将影响进口的增长,因此对外贸增长不能盲目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