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流信息化尚处在起步阶段 存在五大瓶颈
我国物流信息化的第一大瓶颈是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很低。今年上半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北京地区物流企业采用信息化系统进行管理的不到30%,即使采用了计算机管理的,功能也非常简单。主要问题是大多数系统的成本较高,而中小企业的起点很低;市场上缺少适合中小企业起步的信息系统,而多数开发商普遍认为,物流信息市场在低端不具备开发价值。物流是一个网络,是资源整合,一个企业物流信息化程度再高,而相关的运输、包装、仓储、分检等与之合作的企业没有信息化,彼此效率就会大打折扣。
缺乏拥有自主的主流信息系统是我国物流信息化的第二大瓶颈。目前国内的研发能力无法和国际同行竞争,物流信息系统的标准较为混乱,不成体系,难以互联互通,难以实现信息共享。网络的设计与优化也缺乏基础理论的指导。
第三大瓶颈是开发商难以盈利。物流软件是管理软件,需求的个性化和生产的批量化是难以统一的,因此造成开发成本极高。对开发商来讲,不能批量生产,成本就高居不下。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规范信息技术和开发的模式,加强咨询服务,以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
四是提供基础信息和公共服务的平台发展缓慢。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服务在大型企业的应用比例为23%,在大型物流企业的应用仅为12.5%,在中小企业基本是空白。基础技术服务应用比例趋少,整个行业的整合就相对困难。
五是物流信息化发展战略暂属空白。戴定一表示,我国的物流信息化发展还需要一个培养人才培养需求、培养管理技术的过程,但多数系统开发商缺乏战略眼光,未提出我国物流信息化长期发展的战略任务。物流信息化在我国具有巨大挖掘潜力和长期的发展前景,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如何突破瓶颈,需要开发商和物流企业参与国家的物流科技发展规划,协同作战,避免出现无序低效的竞争,共同促进我国物流信息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