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中心新闻实务海运空运陆运综合物流进出口专题工具会议人才数据法规期刊排行
首页 >> 资讯中心 >> 热点要闻 >> 正文

中短期船舶市场“晴转阴”


www.jctrans.com 2005-11-1 10:49:00  航运交易公报

  朱汝敬 侯华伟

  国际航运市场从年初开始率先出现下滑,并波及造船市场。一些船东面对高船价,对订造新船表现出观望态度。夏季航运市场继续下滑,进一步对造船市场产生不利影响。种种迹象表明,造船市场已过繁荣顶峰,正处于下行调整期。

  业内专家预计,未来一至两年内,新船成交量将有所减少,新船成交价格将出现下跌,但市场不会发生崩溃。未来三至五年,造船市场有可能出现一次中等程度的不景气,2008年或2009年到达底部,2010年左右有望进入新一轮上升期。

  当前船舶市场形势

  一段时间以来,航运市场和造船市场都已经开始发生明显变化,特别是近两个月航运市场继续下滑,表明船舶市场已经进入下行调整期。

  航运市场已发生重要变化

  (1)上半年国际航运市场大幅下滑

  2005年年初开始,国际航运市场不断下滑。从下图可以看出,克拉克松海运价格指数由年初的42500美元/天下降到6月中旬的22038美元/天,降幅为48%,基本回落到2004年年初的水平。油船、散货船、化学品船和液化气船等船舶日租金都有不同程度的明显下滑,但与2003年同期相比,仍处历史较高水平;集装箱船运价停住了快速上升的势头。

  (2)夏季航运费率继续下跌

  7月份,航运市场仍未出现好转,航运费率继续下跌。克拉克松海运价格指数已从6月中旬的22038美元/天下降至8月中旬的18638美元/天,油船、散货船和集装箱船等三大船型运价仍有不同程度的继续下跌。

  航运费率的下滑已经超出了季节性调整的范围,是供求关系发生变化的结果。运价的持续下跌,已对船东和航运公司产生负面影响,并逐步逼进船东和航运公司的心理底线。在这样的形势下,部分航运公司已开始向其他航运公司转租船舶,转租价格令人大跌眼镜,甚至有航运公司要求与船东解除船舶租约。当前,国际航运市场已发生重要变化。

  (3)中国经济调整成为影响航运市场的重要原因

  上半年航运市场的持续下滑,中国经济调整成为重要原因。随着中国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铁矿石、原油、煤炭、谷物及其他货物进口的增速都有所回落。据统计,2005年上半年我国铁矿石进口1.3亿吨,同比增长34.5%,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6%;我国原油进口6342万吨,同比增长3.9%,增幅远低于2004年上半年的39.3%。今年前5个月进出口煤炭吞吐量同比增长20.3%,但增幅下降了12.3%。

  造船市场已进入下行调整期

  上半年,国际造船市场始终高位运行,新船成交居高不下,新船价格持续上涨。但在航运市场持续快速滑坡,特别是近两个月继续下跌的影响下,国际造船市场已进入下行调整期,“卖方市场”已转变为“买卖对峙市场”,船厂压力正逐步加大。

  (1)上半年新船订造依然活跃

  2005年上半年,国际造船市场延续2003年和2004年的兴旺态势,新船订造仍较活跃。据克拉克松研究公司统计,2005年上半年全球成交新船订单4730万载重吨(3500万总吨),仅比2004年同期的5120万载重吨下降7.6%,远高于近10年的平均水平。6月底,全球船厂手持船舶订单达到2.36亿载重吨,较2004年底的2.21亿载重吨增长6.8%,创手持订单的最高纪录。

  (2)上半年新船价格持续上涨

  在新船需求旺盛、全球性造船能力紧缺、钢材涨价和美元疲软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上半年新船价格快速上涨。克拉克松新船价格指数由年初的149点上涨到6月初的169点,创历史最高水平。

  六月份造船市场出现重要“调整”信号

  2005年6月10日,克拉克松研究公司在连续33个月提高船价后首次将新船价格指数从6月3日的169点下调到166点,6月17日又下调到165点。

  对于克拉克松研究公司调低新船价格指数,该公司总经理马丁·斯托福特称,这主要是基于船用钢板价格出现下降的判断,并称他们发表的船价指数只是对当时市场和未来走势的粗略判断,并不反映实际成交船价已经下跌。然而,克拉克松研究公司调低新船价格指数这一做法正是一种信号,显示造船市场出现拐点,开始进入调整期。

  当前造船市场已进入下行调整期

  6月中旬,部分船东对订造新船表现出观望态度,放慢订造新船速度。特别是近两个月来,国际航运市场继续快速下滑,加剧了对造船市场的不利影响,造船市场也发生了重要变化,新船成交明显减少。据统计,7月份全球仅成交新船订单98艘,明显低于上半年月均成交的212艘。同时,克拉克松船价指数也停止上涨势头,一直维持在165点水平。

  今后1-2年走势预测

  未来1-2年内,航运市场将进一步下滑,新船成交量将减少,新船合同价格将逐步下跌。

  据测算,2005年和2006年集装箱船队运力增长率将分别达到13.5%和16.3%。由于中国经济发展和加工制成品出口快速增长,未来两年内全球集装箱海运量年均13%-14%的持续高速增长仍可吸收集装箱船运力的快速增长。集装箱船航运市场运力供求平衡基本面不会被明显打破,造船市场近期不会出现不景气的局面。

  但是,人民币正步入升值通道,今明两年内人民币汇率很可能将再次上调,中国加工制成品出口增速必然会放慢。在集装箱船队保持快速增长的情况下,集装箱船市场将逐步面临运力供过于求的紧张压力,市场不景气将缓慢到来。

  航运市场将进一步下滑,但不会出现严重危机

  在高油价、高利率和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下,今年下半年开始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将趋缓。随着世界经济减速,“中国因素”动力减弱,全球贸易增速将放慢,航运市场将进一步下滑。预计全年世界海运量增长率将从2004年的4.0%下降至3.8%。而根据手持订单计算,全球船队2005年运力增长率为4.0%。2006年随运量增速的进一步下降,很可能将成为航运市场供求关系逆转的一年。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未来1-2年航运费率将进一步走低。但是,市场不大可能陷入严重危机。

  造船市场将逐步走低

  (1)新船成交量将降至正常水平

  在经历史无前例的造船兴旺后,未来一段时间造船成交总量必将有所收缩,可能降至每年5000万载重吨的正常水平。

  首先,船东对订船变得谨慎。根据现有手持船舶订单测算,2005年新船交付总量将达7000万载重吨,而拆船量估计不超过700万载重吨,净增6300万载重吨;2006年和2007年全球新船完工量也将超过7000万载重吨。世界船队运力快速增长,必将对航运和造船市场造成重大冲击。因此,部分船东对订造新船变得相当谨慎。其次,船厂不积极承接远期订单。在船厂方面,由于持有充足订单,大多数船厂的船台生产任务已排满到2008年。韩国主要三大造船厂今年前5个月已基本完成今年全年接单目标,日本大型船厂95%的2008年船位已接满。而且,出于对2009年世界经济、货币汇率、钢材价格难以把握,船厂并不积极承接远期订单。再次,船东和船厂双方对船价看法差异加大。船东方面认为当前船价过高,难以接受,而船厂订单充足,面对钢材涨价和汇率变动不愿降价。船东和船厂双方对船价看法的差异,将导致新船成交量减少。

  本次“造船热”是世界经济和海运量快速增长的结果,并且成交船型以油船、散货船和集装箱船为主,产品结构比较合理,不同于以往的“造船热”。因此,本次“造船热”后不会出现船市大萧条。但在新的市场条件下,船东对船舶质量要求将变得更加苛刻。

  (2)新船价格将逐步下调,但不会“跳水”

  ——新船价格将逐步下调

  首先,航运市场滑落,船舶租金大幅下降。近8个月来,克拉克松海运价格指数跌幅高达56%。8月中旬,航运公司的运营收益率较年初减少了一半多,船东不再愿意接受更高的船价订造新船。其次,钢材价格呈下降趋势,船价上涨成本推动因素减弱。据报道,韩国东国制钢公司已决定将7月交货的造船用钢板价格从原先的71.5万韩元/吨降至68万韩元/吨,每吨下降3.5万韩元。而韩国最大钢材供应商浦项公司也表示,将尽可能压缩今年下半年的钢材涨价幅度。再次,美元汇率升值也将造成船价下调。由于美国经济的复苏,美元摆脱了疲软的走势开始走强。年初以来,美元对日元、韩元和欧元都表现强劲。由此看来,船东不愿接受高船价,船厂也缺乏提高船价的理由,新船价格将进一步下调。此外,新船厂建成投产和造船能力快速扩张也将对船价产生重要影响。

  ——未来两年内船价不会大幅“跳水”

  首先,船厂手持订单充足,不愿低价接单。今年8月中旬,全球船厂手持船舶订单高达2.36亿载重吨,以年完工量为7000万载重吨粗略估算,约相当于全球造船企业3.3年的工作量。鉴于多数造船企业生产任务饱满,不可能大幅降价承接新船订单。其次,日本和韩国船厂经营普遍亏损,将尽可能支撑船价。2004年,韩国现代和三星出现巨额营业亏损。预计韩国三大造船公司今年全将出现营业赤字。2004年度日本各大造船公司船舶部门几乎也都出现亏损。一般认为,日本各船厂严峻的经营业绩要持续到2006年度,2007年度才能明显好转。鉴于经营状况普遍亏损的局面,造船企业将尽可能支撑船价。

  今后1—2年主要船型市场趋势

  未来1-2年,油船、散货船和集装箱船等三大主力船型订单将明显减少,但仍是新船订单主要来源。在三大主力船型中,散货船市场下降最早、最快,油船市场将进一步下跌,集装箱船市场不景气到来最晚,LNG船市场前景光明,海洋工程装备需求兴旺。

  就集装箱船而言,由于现有集装箱船订单主要集中在大型和超大型集装箱船,造成中型和小型支线集装箱船订单相对不足。而且,2003年大量订造的超大型集装箱船只能停靠在少量枢纽港口,因此需要一大批承担转船运输业务的支线小型集装箱船。因此,中型和小型支线集装箱船市场存在巨大的需求潜力。

  中期(3-5年)船舶市场走势估计

  当前国际造船市场已进入下行调整期,景气度有可能进一步走低,并发展成为不景气。预计中期国际船舶市场将迎来一次持续时间为2-3年的中度不景气,2008年或2009年可能到底部,随后将进入新一轮上升期。

  2007—2009年间船市可能出现中度不景气

  由于近两年船东大量订造新船,全球造船企业2008年交船的船位基本排满,2006-2008年的三年时间里每年将有7000万载重吨以上新船投入运营,扣除拆解量和灭失量,2006-2008年世界船队运力增长速度将分别达到5.8%、5.5%和4.5%,明显高于过去五年船队运力3.3%的年均增长速度。即便未来几年保持2004年全球海运量4.5%的高速增长,航运市场运力供求关系仍将进一步恶化,航运费率将持续下调。航运市场不景气,必然导致船东订船积极性减弱,新船需求量减少。根据船舶需求预测,2006-2010年全球新船年均需求量将达到5000万载重吨左右,远低于2003-2005年的高成交量。

  同时,在造船市场兴旺的推动下,日韩造船企业纷纷采取措施提高生产效率,扩大产能。国内地方政府相继拟定造船规划,各造船企业计划扩大造船规模。以当今全球造船能力为7200万载重吨计算,两三年后全球造船能力保守估计也将增长到9000万载重吨。

  相对于年均5000多万载重吨的正常新船需求量,造船能力过剩率将超过40%,必然导致造船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的困难局面。受此影响,新船成交价格将持续下跌,预计未来3-4年时间内新船价下跌幅度将达到30%-35%或更多。

  2010年左右船市可能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

  在经过调整期和一段时间的不景气后,随着散货船更新需求高峰的来临,造船市场将在2009年或2010年开始走出低谷,进入新一轮的上升周期。

  国内船舶市场的判断

  在看到国际船舶市场变化的同时,我们有必要十分关注国内船舶市场。15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已带动我国对外贸易稳步发展,并带动海运量持续增长。仅过去3年时间里,我国干散货进口量翻了一番多,海运量增量占全球干散货海运量增量的94%。特别是2004年我国海运量出现高速增长,铁矿石进口量增长率高达40.5%,原油和成品油进口量增长率达到34%。中国进出口海运量已占全球海运总量的1/5,世界19%的大宗海运货物(铁矿石、石油、煤炭、谷物)运往中国,世界22%的出口集装箱出自中国。

  新世纪头20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未来几年内我国经济仍将稳步增长,对石油、液化天然气能源和铁矿石原材料的进口量将保持增长,对加工制成品的出口量也将稳定增长。我国海运量的稳步增长,将带来对国内船舶运力的稳定需求。

  根据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的预测,2006-2010年中国新船需求量为3100万载重吨,年均需求量为620万载重吨。英国克拉克松研究公司的预测结果显示,2004-2010年,中国年均新船需求量将高达近1000万载重吨,需求前景十分乐观。

  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贸易量的快速增长,带来巨大的国内船舶市场需求。近两年中国船东以国内订货困难为由,大量在国际市场购买二手船和租用外国船,并向国外船厂订造数量可观的新船。相对于波动的国际市场,国内船舶市场相对稳定。今后应当加强国内经济发展和船东动态的研究,加强与国内船东的联系和沟通,充分抓住国内巨大的船舶市场需求。

我要说两句    
物流问答】【物流信誉】【下载物流通】【评论】【推荐】【打印】【收藏】【关闭
  相关连接
  一周报道 ·船公司近期航线动态一览  ·2006年中国物流业十大事件  ·北方龙吐明珠——记大窑湾保税港区  ·将洋垃圾堵在国门外  ·让更多的客户找到你  
·阿联酋航空网络货物销售..·FOB/CIF/CFR..
·货运代理揽货技巧·让过去过去 让未来到来
·货运险在互联网时代的革新·对海外代理协会组织的研究
·二OO七,中国物流“大..·国际顶尖物流盛会设宴申..
·国际顶尖物流盛会——慕..·明年4月休闲之都迎休闲..
·首届股市民间高手大赛颁..·刘枫同志出任中国中小企..
行业搜索热词排行: 物流访谈 揽货 走货 广交会 物流年会 海运费 商业网站100强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实用工具
 07年海关税率:
 海运大辞典:
    船东名录 NVOCC
    报关代码 里程查询
    危险品名 更多>>
   资讯排行榜
     最新热讯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最热帖子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PK物流任你问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关于我们服务条款法律声明支付方式网站地图联系我们友情链接
JCtrans:中国站English
JCtrans版权所有2000-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