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开放的中国道路运输业渴求先进管理 |
|
www.jctrans.com 2005-10-27 10:26:00
第一财经日报 |
|
本报记者王晴发自北京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亚欧间的经贸活动和人员往来日益频繁。道路运输作为欧亚道路运输的重要方式之一,在促进两大洲的经济发展上作用举足轻重。为建立便利的亚欧国际运输通道,交通部不久前表示,将全方位开放中国道路运输市场,深化国际合作,加快中国公路网建设。就中国道路运输行业对外开放的问题,《第一财经日报》专访了中国道路运输协会会长姚明德。
《第一财经日报》:中国的道路运输行业对外开放现在发展到怎样的程度?
姚明德:从1988年8月批准第一个中外合资道路运输企业到2004年底,我国批准立项的外商投资道路运输企业已有919个,投资总额近50亿美元。尤其是2001年12月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后,外商投资道路运输业的项目逐年增加。
今年,我国的道路运输业已全方位对外开放,国家法律政策对外资的进入已无大限制,也就是说,外方可以在中国独资从事道路运输业。但是,对我国道路运输市场来说,对外开放希望引进的不仅是外资,更重要的是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
《第一财经日报》:近年来中国在发展国际道路运输合作上取得哪些进展?
姚明德:我国和周边国家的便利运输主要通过双边协定来实现,目前已经和周边10个国家签订了双边汽车运输协定,和3个国家签订了多边汽车运输协定。在公路建设方面,我国去年签署了《亚洲公路网政府间协定》,去年12月批准了《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
《第一财经日报》:目前制约中国发展国际道路运输的瓶颈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姚明德:我国的国际道路运输面临着许多挑战,比如与周边国家政府间签署的汽车运输协定、协议等内容还不够完善;口岸基础建设薄弱,部分通往口岸的公路技术等级低,站场设施陈旧,不能适应出入境运输发展的要求;存在一些非物理性障碍,增加了运输成本,降低了服务能力。
非物理性障碍指的是过境手续繁杂、法律法规的不一致、资金短缺、贪污腐败等。为减少非物理性障碍,国际道路运输联合会一直在推动中国加入国际便利运输公约。对此我们也在商讨当中。因为尽管在国际便利运输公约下,多国道路运输能减少成本,提高通关效率,但如果只是在两个交界国间,和双边协定相比,在便利运输公约下将缴纳更多的运输单据费用,反而会增加运输成本。
此外,推动我国国际道路运输事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强对运输企业人员的培训。现在我国在黑龙江和新疆的国际运输市场所占份额很低,我们出口的货物还需外国的车辆来运,原因就是我们的管理和人员素质跟不上。
《第一财经日报》:为提高中国道路运输企业的国际核心竞争力,你们协会能做些什么?
姚明德:现在中国道路货物运输企业的现状是多、小、散落。平均一个道路货物运输企业拥有不到两辆车。道路运输协会正在给企业评定等级,其目的是以等级来标志企业的实力,推动道路货物运输企业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
另外,协会强调提高道路货物运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开展技术咨询、人员培训等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现在企业正在进行改组改制,协会将为这些企业提供经验交流信息沟通的平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