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中国物流信息化调查报告 |
|
www.jctrans.com 2005-10-10 8:32:00
《中国物流》 |
|
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基础和标志。为了充分、及时了解和把握中国物流信息化进程与现状,在前两年进行物流信息化调研的基础上,2005年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再次对中国企业物流信息化现状和趋势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从今年1月份到5月份,共发放问卷1 000份,得到有效(问卷)回执共166份。
按照本次调查的企业注册类型划分,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32%,民营企业占36.9%,中外合资或外资占26.2%,其他企业类型占4.9%。
按照参与调查的企业性质分,物流类企业占37.1%,制造企业占34.7%,商贸企业占12.9%,信息与技术服务企业占15.3%。
从企业规模来看,两头多,一是中小企业,2004年营业额不足1 000万元人民币的企业占33.6%;一是大型企业,超过亿元的占47.4%;1 000万-1亿之间的企业占19%。
本次调查的重点主要是中国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情况、物流信息系统开发与投资、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的方式和途径、物流信息化效果评价、物流信息化中的主要问题。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希望通过此次调查,揭示中国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和误区,推动企业以信息化为武器,塑造核心竞争能力,推动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同时,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也希望能够通过此次调查,帮助IT企业深入了解物流信息化的重点和未来投入方向,推动IT业的发展。
把脉企业信息化
基本概况
1.信息化意识不断增强
1)企业网站已广泛应用,成为企业信息化的主要手段和企业形象的宣传工具。根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调查,78.2%的企业建立了企业网站,准备建立的为9.2%,两项合计为87.4%。
2)一半企业(大约50.9%)有独立的IT部门。
3)大部分企业建立了内部局域网
在已建信息管理系统的企业中,其中86%建立了内部局域网, 建立了广域网的大约占30%, 二者都有的占17%。
2.注重系统的开发与投资
1)信息发布和提高运营效率是建立信息系统的主要驱动力
从调查来看,目前企业建立信息系统最主要的驱动力是:用于信息发布与共享和提高运营效率,分别占58%和53%。其次是降低成本,占40%。强化供应链管理和改进客户服务的比例均不足30%。这与前面所说网站建立比例较高相符,也说明现阶段企业信息化重点是用于加强外部形象宣传和提高内部管理水平。
2)信息系统的客户驱动程度
根据本次调查,在企业建立信息系统时考虑了客户的需求,但比例不高,约为42%。
3)企业投资更趋理性
(1)购买软件和委托开发是最主要的系统开发方式
购买软件和委托开发是最主要的方式,分别占37%和26.1%。其次是联合开发和自己开发,比例为16.8%,长期外包的比例最低,仅占3.4%。
(2)系统投资规模
系统投资规模与企业规模的大小成正比,但总体来看,企业投资更趋理性,更注重效果。对已建系统的企业调查显示,投资规模低于50万元的比例为53.2%,高于100万元的占34.3%,与前面所谈企业规模相适应。但由于未建系统的多为小型企业,计划投资规模绝大部98.2%低于50万元,其中37.5%低于10万元。
(3)对开发商的选择更理性
对已建系统的企业调查显示:对开发商最看重有成功案例(85%)、咨询与服务经验(73.3%);对品牌的看重和价格因素分别占46.7%和45%。对未建系统的企业调查显示,也同样对有成功案例最看重(40%) ,其次是品牌(26%)。
4).信息系统建设
(1)已建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调查结果显示,财务管理、仓储管理是物流信息系统最主要的功能,比例高达95%。其次是ERP管理、运输管理、订单管理、客户关系管理,所占比例依次为70.7%、68.3%、63.4%和61%。
(2)打算建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
打算建立信息系统的企业认为:库存管理、运输管理、供应链管理是三项首选的功能模块。
(3)对信息系统基本满意的比例较高
已建系统的企业对信息系统提供信息的可靠性、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客户满意度、增加市场份额,基本满意和非常满意的比例较大,大都在60%以上。
信息可靠性 降低成本 提高效率 提高客户满意度 增加市场份额
基本满意 59.5 54.2 42.3 63.3 62.0
非常满意 2.5 2.8 17.3 14.3 8.0
5)数据库建设
(1)根据调查,76.7%的企业建立了数据库,仍有23.3%的企业未建数据库。
(2)采购与库存是数据库整合的主要领域, 比例分别为54%和43.7%。其次是订单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比例均为37.9%。
现存问题
1.信息化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有待提高
(1)2/3的企业没有首席信息官(CIO)。在设立了首席信息官的企业中,首席信息官的级别仅有一半位于企业高层,另外一半主要为中层管理人员。
(2)只有35.7%的企业建立了物流或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另有32.2%的企业准备建立专门的物流或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中国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3)现阶段企业信息化重点是用于加强外部形象宣传和提高内部管理水平,与国外形成较大反差。根据《美国运输观察》对国外物流企业的调查,国外企业认为最主要的驱动因素是提高操作效率,排在第二和第三位的都是与客户有关的,即改进客户服务和引导客户需求。而且上述三者的认同比例非常之高,分别达到92%、86%和81%。
(4)企业每年的信息化建设投入不高。根据调查,大约1/3(35.7%)的企业每年IT投入不足10万元,10—30万元占23.2%,二者合计接近60%的比例。企业每年IT投入超过100万元的不足18%,与上述超过亿元营业额的企业比例47.4%形成一个明显反差,说明即使是大型企业,其信息化平均投入占企业营业额的比例也不足1%,与发达国家比较相差甚远。从信息系统投资占企业总成本的比例来看,有一半以上的企业低于5%。
2.应用整合困难
(1)企业数据库整合的比例低。采购、库存整合比例最高,但也仅有54%和43.7%。单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整合的比例不足40%。供应商评估、运输、配送整合的比例尚不足30%。
(2)与合作伙伴或上下游企业实行系统对接的比例低。根据调查,只有订单系统对接的比例超过60%,输配送系统对接比例不足35%,库存系统、共用操作平台和数据库共享对接的比例仅有24.6%、24.6%和21.7%。
3.对系统建设总体评价不高
(1)缺少科学、统一的方法论指导
已建信息系统的企业,在系统建设中进行项目规划和人员培训的比例最高,但也未到60%,系统评价和系统维护的比例最低,说明企业在信息系统建设中缺乏统一的方法论指导。
(2)信息系统对决策的支持不高
物流信息化有三个层次,一是以内部整合资源和流程为目的的信息采集和交换,其主要的目标是通畅、低成本、标准化。二是通过与客户的信息系统对接,形成以供应链为基础的、高效快捷便利的信息平台。三是以优化决策为目的的信息加工、挖掘,把信息变为知识,提供决策依据。
从调查结果来看,约一半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对决策的支持不高,其中38%起到初步的支持作用,13%基本与决策无关。另一方面,大约有39%的企业正在利用数据分析对决策进行优化,而大约有10%的企业开始采用数据挖掘和智能系统。这也说明,通过信息技术对企业决策支持的潜力和市场十分巨大,目前仅仅是个开始。
(3)系统开发费用高、功能不够、跟不上业务流程变化是最主要的三个问题。
据调查,企业在信息系统建设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依次是:费用较高(26.9%)、与其他系统接口困难(23.1%)、不能适应企业流程变化(19.2%)、培训不够(13.5%)、功能达不到(9.6%)。与此同时,系统建设的周期较长也是一个问题,有接近1/4的企业建设周期超过一年,耗时长。
(4)信息化的作用不十分明显
在信息系统提供数据的可靠性、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三个方面,有40%左右的企业处于不满意或不清楚的状况,而在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增加市场份额方面,同样有大约30%的企业不满意或不了解。这一方面说明信息化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在不同的企业中可能效果各异。另一方面也说明,政府和行业组织非常有必要总结信息化的经验与教训,加强对信息化效果的评价。
信息可靠性 降低成本 提高效率 提高客户满意度 增加市场份额
不清楚 21.5 16.7 19.2 10.2 20.0
很不满意 1.3 2.8 5.8 4.1 0.0
不太满意 15.2 22.2 15.4 8.2 10.0
物流信息化市场展望
1.市场潜力大
如前所说,只有35.7%的企业建立了物流与供应链信息系统,另有32.2%的企业准备建立,说明市场巨大。 物流中小企业信息化程度很低,根据对北京地区22个主要货运市场的调研,仅有1/7的企业建立了信息系统。
根据本次调查,一些新技术如RFID、GPS(GIS)应用比例极低,分别只有6%和4%。已经建立信息系统的企业,打算升级的比例占1/3,说明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2.投资更加理性
虽然物流信息化市场前景看好,但企业信息化投资更为理性,对开发商的选择也比较谨慎。未建立信息系统的企业由于绝大部分是小型企业,预计投资大于100万的比例只有1.8%,50万元以下的比重共计为98.2%,其中有37.5%的企业投资低于10万元。这显示了企业在信息系统投资上的谨慎。同时,未建立信息系统的企业同样要求开发商拥有成功案例占40%,其次是品牌和咨询服务,分别占26%和19%。这说明,目前企业的信息化越来越趋向于理性化,对软件商的专业化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3.库存管理、运输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是主要功能模块
根据调查,打算建立信息系统的企业认为,库存管理、运输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是三个最重要的功能。
4.息化培训和交流的市场需求正在升温
企业信息化需求呈现多样化、专业化的特点,80%以上的企业希望进行培训和交流。希望得到培训的内容依次是:规划与设计占35.%, 应用操作占28.2%,技术层面15.4%, 理论与方法12.8%, 案例分析7.7%。希望参会交流的内容依次是:专家演讲、成功案例、新技术、现场交流。
物流信息化对策
1.对应用企业
(1)贯彻信息化十六字方针 “需求引导、效益为本、统筹规划、循序渐进”,制订目标,持之以恒。
(2)关注新技术(SOA\RFID等)对产业发展巨大的推动作用,关注信息技术与商业模式的融合,关注国内外物流信息化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
(3)中小物流企业要提高对信息化的认识,把信息化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应用为突破点。
(4)有信息化基础的大中型企业,要把应用整合作为重点,通过信息化促进业务流程的整合与优化。
2.对软件商
(1)更加专业化,深入了解物流业务流程和应用特点,准确把握行业特点,在服务创新上下工夫,要真正为用户着想,善于把传统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的IT应用结合起来,创新经营模式,让用户从IT应用中获得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2)推进规模化。建立具有标准接口的、适应性强的、随需而变的灵活的基础架构,能够满足物流企业业务覆盖全国、业务流程经常发生变化等需求。
(3)降低成本与价格,加强培训与服务。
3.对政府与协会的建议
(1)加强信息化的宣传、交流与推广;
(2)加强信息化方法论方面的研究与指导;
(3)研究与建立物流信息化平台,推进行业信息化;
(4)研究与实施信息化应用评价体系;
(5)大力培养信息化人才。
(文/吴志惠 刘卫战 李雅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