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中心新闻实务海运空运陆运综合物流进出口专题工具会议人才数据法规期刊排行
首页 >> 资讯中心 >> 图片新闻 >> 正文

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步伐


www.jctrans.com 2006-3-20 10:36:00  经济日报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欧新黔

  一、我国现代物流业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物流概念是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引入我国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现代物流取得了较快发展,由起步阶段开始迈向理性、务实、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物流需求持续高速增长,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平稳下降,物流业增加值稳步上升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统计,2004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38.4万亿元,同比增长29.9%,比2001年增长了一倍,是近10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2005年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22.5万亿元,同比增长25.4%。2004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21.3%,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在煤电油运全面紧张、运价上涨的情况下,保持这样一个水平是非常难得的。从近几年的变化情况看,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总体呈平稳下降的趋势。2004年,国内物流业实现增加值8459亿元,占GDP的6%,占整个服务业增加值的19.5%,同比增长8.4%,增长速度快于整个服务业。2005年上半年,物流业增加值为4396亿元,同比增长12.2%,占服务业全部增加值的20.9%。其中流通加工同比增长25.8%,配送同比增长27.3%,包装同比增长28.5%。现代物流业已成为我国第三产业中的骨干产业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第二,各类物流企业快速成长,物流经营管理和服务创新出现新的局面

  经过几年发展,我国物流市场上形成了由多种所有制、不同经营规模和各种服务模式共同构成,各具特色的物流企业群体。一是原有的国有物流企业通过重组改制和业务转型,向现代物流发展,已成为我国物流市场的骨干力量。二是出现了营业收入超亿元甚至10亿的私营物流企业。三是一大批外资物流企业,特别是世界知名的跨国物流企业,纷纷进入我国物流市场。此外,港台许多物流企业进入内地。

  各种类型的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在竞争中相互合作,促进了经营管理和服务创新,出现了仓单质押融资、区港联动、供应商管理库存、精益物流、物流地产等新的经营服务模式。

  第三,生产制造和商贸流通企业引进现代物流理念,优化企业物流管理,促进了资源整合和增长方式转变

  许多生产制造企业开始重视现代物流的应用,以订单为中心改造现有业务流程,在生产组织、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运输和仓储等方面实行一体化运作,非核心竞争力的业务外包形成趋势。

  商贸流通企业加快改制重组,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统一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近几年来,我国商业连锁企业年销售额年均增长在30%,2005年上半年,中国连锁企业前30强实现销售额2365亿元,增长29.9%。连锁经营的发展,改变了企业生产方式、经济运行模式和人们的生活消费习惯,先进的配送系统成为连锁经营快速发展的“助推器”。北京物美集团是我国自主连锁品牌,自2001年开始,委托和黄天百这个专业物流公司对其在北京的300多家便利店和便利超市进行配送,效率和效益明显提高。这种合作方式,打破了商贸流通企业自办物流的传统经营模式。

  第四,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技术装备取得长足发展,物流技术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交通运输设施是物流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到2004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7.4万公里,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87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3.43万公里,沿海港口万吨级深水泊位830个,内河航道里程12.33万多公里。一批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场站和货运枢纽等设施有了较大改善。以现代物流理念建设的各类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得到较快发展,有的已投入使用。立体仓库、托盘、货架、集装箱、机动工业车辆、自动拣选设备等物流技术装备发展很快。互联网的应用普及为物流信息化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

  第五,物流信息化步伐加快,推动了我国物流的现代化进程

  许多部门和地方政府把物流信息化作为一项基础建设纳入规划,并加大了物流信息化的投入。一是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有了新的进展。近年来,各地特别是沿海较大城市,由政府牵头,正在构建地方电子口岸大通关统一信息平台,加快物流信息整合,推动区域经济,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铁道部和海关合作共同开发了口岸信息平台系统,实现了铁路与海关间的联网互通、进口货物信息的电子传送和共享等功能;交通部建立了联网收费、建设质量安全监控和水上运输安全监控、公共信息服务等信息平台;深圳市在信息化方面,建立起了以“大物流、大口岸、大通关、大平台”为特征的物流信息网络,提升了区域物流信息化水平;江苏省建立的“绿色通道”通关信息系统,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二是企业信息系统加快了升级和改造步伐,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开始出现。钢铁、汽车、制药、烟草、家电等行业的供应链管理应用出现了一批成功案例。

  第六,物流基础性工作取得进展,物流产业形态逐步显现

  一是物流标准化工作全面启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相继批准成立了跨部门、跨行业的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全国物流信息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两个委员会组织我国物流界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制定了《物流标准体系表》。

  二是物流统计核算制度已经建立。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制定了我国社会物流统计核算制度试行办法,委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组织实施。2005年年初开始,正式对外联合发布统计核算信息。这个制度的建立,对于全面监测分析现代物流业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是物流教育和培训工作得到加强。我国物流学历教育发展迅速。目前全国开设物流专业的本科院校已从2001年的1所发展到160所;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职业院校突破450所。中专、高职高专、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物流学历教育体系已经形成。我国物流师职业认证制度已经建立,截至2005年上半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组织近2万人参加了物流师职业资格培训,其中1.2万人取得了资格证书。与此同时,一些行业协会还积极引进国际上成熟的物流与采购方面的资格认证体系。经过各方面的努力,物流人才严重短缺的局面有所缓解。

  总结几年来我国物流发展的实践,有几条基本经验:第一,现代物流的出发点,要以需求为基础、产业为依托,服从并服务于经济发展战略;第二,现代物流的运作,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效益为根本;第三,现代物流的发展,离不开适宜的政策环境,政府应该成为营造环境的主体;第四,物流产业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扎实的行业基础工作;第五,现代物流的创新,要结合我国国情,学习借鉴国际经验。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总体水平还比较低。2004年,我国工业企业流动资金平均周转次数为2.16次,流通行业也不到4次,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近年来出现的煤电油运紧张状况和企业资金周转缓慢,与我国物流服务体系不健全,物流效率不高有很大关系。

  我国物流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物流服务的组织化水平和经营的集约化程度不高。一方面作为需方的制造和商贸企业,受“大而全”、“小而全”思想束缚,大量潜在的物流需求不能转化为有效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作为供方的物流企业“小、散、差”问题严重,经营模式、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难以满足社会化物流的需要。二是物流基础设施薄弱。虽然近年来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但不仅总量不足,而且配套性、兼容性较差,不能满足物流增长的需要。三是物流的组织和布局不尽合理。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影响了物流资源的整合和一体化运作。四是物流发展缺乏统一、协调的产业政策体系支持,很多政策措施需要有关部门落到实处。

  
我要说两句    
物流问答】【物流信誉】【下载物流通】【评论】【推荐】【打印】【收藏】【关闭
  相关连接
 ·加快大陆桥沿线地区现代物流发展 (2006-3-20 9:58:00)
 ·现代物流企业连锁现上海 业内重组热潮兴起 (2006-3-20 9:10:00)
 ·打造现代物流平台 推动流通经济发展 (2006-3-18 9:25:00)
 ·现代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 (2006-3-17 9:18:00)
 ·现代物流人才要“宽打精用” (2006-3-13 14:49:00)
 ·中国出现物流大阻塞 (2006-3-10 9:41:00)
 ·江苏现代粮食物流发展规划评审会议召开 (2006-3-4 8:19:00)
  一周报道 ·船公司近期航线动态一览  ·2006年中国物流业十大事件  ·北方龙吐明珠——记大窑湾保税港区  ·将洋垃圾堵在国门外  ·让更多的客户找到你  
·阿联酋航空网络货物销售..·FOB/CIF/CFR..
·货运代理揽货技巧·让过去过去 让未来到来
·货运险在互联网时代的革新·对海外代理协会组织的研究
·二OO七,中国物流“大..·国际顶尖物流盛会设宴申..
·国际顶尖物流盛会——慕..·明年4月休闲之都迎休闲..
·首届股市民间高手大赛颁..·刘枫同志出任中国中小企..
行业搜索热词排行: 物流访谈 揽货 走货 广交会 物流年会 海运费 商业网站100强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实用工具
 07年海关税率:
 海运大辞典:
    船东名录 NVOCC
    报关代码 里程查询
    危险品名 更多>>
   资讯排行榜
     最新热讯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最热帖子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PK物流任你问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关于我们服务条款法律声明支付方式网站地图联系我们友情链接
JCtrans:中国站English
JCtrans版权所有2000-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