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奥巴马来找中美共同利益

www.jctrans.com 2009-11-17 15:46:00 中国经济周刊

  奥巴马自北京时间2009年1月21日发表就职演讲,宣誓就任美国第44届总统以来的首次访华。这位在竞选时以“Yes,we can”(是的,我们能)和“Change”(改变)打动美国民众的美国少数族裔总统,最近却说:“Changes hard”(改变太难了)。

  奥巴马来找“中美共同利益”

  ——资深美国问题专家肖炼解读奥巴马访华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王红茹/北京报道

  奥巴马来了!

  这是他自北京时间2009年1月21日发表就职演讲,宣誓就任美国第44届总统以来的首次访华。

  这位在竞选时以“Yes,we can”(是的,我们能)和“Change”(改变)打动美国民众的美国少数族裔总统,最近却说:“Changes hard”(改变太难了)。

  有两个数字对奥巴马来说是比较头疼和难以改变的:美国10月份的10.2%失业率和他在就职时从70%降至目前54%的支持率。

  10.2%的失业率,使得美国各界对奥巴马政府的不满情绪开始蔓延。54%的支持率,也让奥巴马备受打击。

  奥巴马的亚洲之行,尤其是在他上任后不到一年就展开的第一次访华,被认为是中美关系的重要风向标。此次亚洲之行,奥巴马4天在中国,可以让奥巴马有更多的时间接触中国,这能否让他重拾“改变”美国的信心?

  由于奥巴马访华的时间是11月15日—18日,长达4天3夜的访华安排备受世界瞩目。“奥巴马初次访华来谈什么?”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

  资深美国问题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肖炼一行5人,于9月12日—26日前往美国进行为期半个月的调研,分别与美联储、财政部、商务部、能源部、贸易办公室、国务院等美国20多个联邦政府机构和美国智库的政府官员和学者进行了交流和沟通。近日,从美国调研归来的肖炼主任接受本刊独家采访,分析和解读奥巴马访华之目的。

  中美关系已不再是“利益相关体”?

  《中国经济周刊》:这段时间不断有媒体关注报道奥巴马访华的内容,但总感觉是局外人在猜测。您作为多次前往美国调研的专家,在您看来奥巴马此次访华的目的和用意是什么?

  肖炼:这是奥巴马上任之后首次来华访问,也是他作为总统例行的公事。美国在潜意识中认为自己是世界老大,当然要去各国“巡视”。因此,美国新总统上任后肯定要有亚洲之行。亚太地区是世界经济发展最快地区之一,在这一地区,中国经济在快速上升,而欧洲的经济地位相对下降。

  奥巴马此次访华,最为关键的是要重新定位美国对亚洲的政策以及中国的地位。这一点美国国务院讲得很清楚:中美关系已经不是“利益相关体”。“利益相关体”是布什时期美国前副国务卿左利克提出的,意思是两个利益均沾的共同体。现在奥巴马的对华政策和布什时期不一样了,应该说比以前进步了,主要是让中国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同时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和义务,其潜台词是中国在世界金融危机面前,要多掏钱了。当然,这也是中国地位的提升。

  《中国经济周刊》:中美关系过去是“利益相关体”,现在能否用“利益共同体”来概括?

  肖炼:这个还不是很准确。中美关系应该是从“利益相关体”变成“让中国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这个就不一样了。就好比中国以前只是一个“股东”,现在进入“董事会”了,有了参与决策权。

  《中国经济周刊》:您在跟美联储、财政部、商务部、能源部、贸易办公室、国务院等美国政府机构沟通时,跟每个部门谈的问题都不一样吧?

  肖炼:肯定不一样。在美联储,谈的是宏观经济。美联储共有12个机构,我们去了3个:总部、纽约联储和旧金山联储。这三个地方谈的都不一样。在美联储总部谈的是经济刺激的退出政策,在纽约联储谈的是宏观经济政策和美元;在旧金山联储谈的是中美关系和美国对金融的监管。在财政部谈的是国债;在商务部谈的是中美贸易和贸易保护;能源部谈的是气候问题,在国务院也谈了气候问题;在美国贸易办公室谈的是轮胎特保案。

  金融危机、气候变化和地区冲突是三大议题

  《中国经济周刊》:您此次去美国调研,都跟哪些人士进行了交流?在您看来,奥巴马此次访华的真正议题是什么?

  肖炼:我这次到美国,跟美国政府的一些机构,比如美联储、财政部、商务部、国务院等40多位政府官员进行了沟通。据我了解,奥巴马此次访华,一是要谈如何与中国共同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二是如何与中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三是双方怎么合作共同处理应对地区冲突。后一个不是经济问题,而是政治、外交和军事问题。这是我“十一”前去美国了解的情况。在这之后,美国内部是否还有新的变化,就不太清楚了。

  期望经济刺激“退出政策”达共识

  《中国经济周刊》:在中美携手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方面,美国持何态度?

  肖炼:在共同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方面,美国的态度就是中美双方要大力合作。美联储、财政部都希望中国继续跟美国在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经济刺激退出政策方面达成一致。关于经济刺激“退出政策”,美国认为现在还不能退,主张要退大家一起退,因为如果现在退出,就有可能出现经济第二次见底,致使以前的刺激经济政策前功尽弃,要吸取美国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和日本20世纪90年代经济危机期间由于过早采取“退出政策”使经济复苏过程拉长的历史教训。

  据我了解,目前中国没有退,美国也没有退,澳大利亚退了,已经开始加息防止通胀;此外,还有挪威和以色列等其他几个国家也提出要先退出。先退的国家就占便宜,因为一加息,钱就往澳大利亚、挪威等这些国家跑了。关于退出政策,美国不能让中国干什么或是不干什么,中国有自主决策权。但是金融危机是全球性的,美国希望携起手来共同协商应对,以前采取的一些经济刺激政策还应该继续执行,只是不再出台一些新政策。现在需要先观察一下以前出台的政策,是否见效,如果已经见效,就开始逐步退出。实际上,美国的经济刺激退出政策,美联储已经准备有一套完整的方案,但是退出要有一个时机选择。如果时机不好,退早了,就会引起经济第二次见底。在全球,中美双方经济总量非常大,如果这两个国家搞定了,其他国家再怎么折腾也不怕了。这是美联储的一种看法。

  《中国经济周刊》:中美在联手应对金融危机方面,除了让中国在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上与其保持一致外,是否还会要求中国增持美国国债?

  肖炼:让中国继续增持国债这种话,美国是说不出口的,但肯定是愿意让中国继续增持美国国债,这个是不用说的。毕竟让中国购买美国国债是对美国最直接的支持,美国现在缺钱,而中国有钱。

  学者建议中美先拟定气候合作框架

  《中国经济周刊》: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美国方面有没有说将要和中国进行什么谈判,或者达成什么协议?

  肖炼:今年9月份在纽约举办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基本没有达成什么协议。这次奥巴马访华能否就气候变化基本议题达成一致意见,能否有一个具体结果,现在还很难说。这次到美国,有布鲁金斯学会学者建议,中美两国能否先制定出一个框架,然后用这个框架去说服欧洲和其他国家。如果100多个国家坐下来一起谈,是没有办法谈出个什么结果来的,所以,美国希望这方面能跟中国有一些合作。这个观点只是布鲁金斯学会学者提出来的,并不代表奥巴马的意见。当然,这个意见也会对奥巴马有影响。

  

物流生意的法宝   立即加入信誉联盟   阅读 次 本文现有评论 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