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四大航运齐整合?解析国企改革合并巨头

收藏 www.jctrans.com 2015-5-11 16:32:00 证券时报 中国青年网

导读:  2015年被市场称为国企改革的“落地年”,市场预期,由国资委监管的112家央企可能会重组为30到50家左右,这是未来5至7年之内国企改革将要实现的目标,届时目前央企将有一半以上不再控股,为此,央企合并浪潮越来越强烈。此前,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中电投与国家核电已宣布合并。此外,尽管当事方已经不断澄清,但关于南北船合并、宝钢与武钢合并、四大航运合并的传言仍然此起彼伏。

  尽管当事方已经不断澄清,但关于南北船合并、宝钢与武钢合并、四大航运合并的传言仍然此起彼伏。无疑,本轮央企重组正在启动,它瞄准的对象并非那些产能过剩的行业、企业,而是能源、资源、电信等战略行业中的企业巨头。

  2015年是国企大重组、大整合的一年。

  2015年被市场称为国企改革的“落地年”,市场预期,由国资委监管的112家央企可能会重组为30到50家左右,这是未来5至7年之内国企改革将要实现的目标,届时目前央企将有一半以上不再控股,为此,央企合并浪潮越来越强烈。

  此前,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中电投与国家核电已宣布合并。此外,尽管当事方已经不断澄清,但关于南北船合并、宝钢与武钢合并、四大航运合并的传言仍然此起彼伏。无疑,本轮央企重组正在启动,它瞄准的对象并非那些产能过剩的行业、企业,而是能源、资源、电信等战略行业中的企业巨头。

  那么,继南车与北车、中电投与国家核电之后,谁将成为第三个合并的央企巨头?

  最有理有据的整合传闻:南北船高管对调引猜想

  中国的民船业务已经占到全球的70%左右,在该领域没有竞争对手,因此没有合并的必要。

  南北合并传闻之后,“南北船”也借着合并的猜想在股市火了一把。中国重工和中国船舶两只股票自传闻传出以来,一个月的时间涨幅均达50%左右。对于两家公司的合并,业内人士指出,尽管南北船合并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但合并是小概率事件。

  3月25日,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和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双双发布消息称,中船工业原董事长、党委书记胡问鸣任中船重工董事长、党组书记;中船重工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董强任中船工业董事长、党组书记;即所谓“北船”和“南船”领导层对调。这推升了市场对两大造船集团可能进行合并的猜想。

  与南北车类似,中船工业和中船重工堪称造船行业的南北船。历史上,南北船本属一家,均成立于1999年7月1日,由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分拆成立。据公开资料梳理,中国三大造船基地分别位于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其中后两者属于中船工业,环渤海湾属于中船重工。

  从上市公司来看,目前两船各拥有3家上市公司:中船重工旗下包括中国重工、风帆股份、乐普医疗;中船工业旗下拥有中国船舶、广船国际、*ST钢构。

  从经营业绩来看,中船重工的三家关联上市公司近4年都保持盈利,而且业绩相对稳定。但中船工业旗下3家公司受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造船行业不景气影响,业绩下滑明显。其中以中国船舶为例,其从2008年最高时一年盈利42.6亿元大幅下滑至2014年亏损4036万元。

  民生证券军工分析师石山虎表示,中国重工主要以军工订单为主,这两年船舶业务占比有所下降,主要是主动放弃了一部分盈利能力较弱的民船业务。另外,这两年国家为了发展海军建设,也是为了开发南海、东海、北海,特别是南海,中国重工承担了很大一部分军方的业务。

  “和南北车合并为了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不同,中国的民船业务已经占到全球的70%左右,在该领域没有竞争对手,因此没有合并的必要。”石山虎说,“现在要实施的是消化国内的过剩产能,实施走出去战略,比如把船舶卖到东南亚去。”综合上述因素,石山虎认为“合并是小概率事件,概率几乎为零”。

  最犹豫的整合传闻:两桶油分拆合并传闻不断

  若把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以及中化四家国有石油化工公司进行合并,将重回当年石油部的时代,无疑是历史的倒退。

  早在今年春节期间,坊间就传出中石油、中石化将要合并的传闻。截至目前,对于传闻,中石油、中石化官方一直都予以“ 否认”。

  历史上看,1982年和1983年,中国分别成立了中海油和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中石化集团前身),但两大企业兼具行政职能。1988年,中国撤销石油部,被撤销的部门被改组为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即现中石油集团前身。

  紧接着,与其他央企一样,上述3家石油企业进行了地域式分工。中石化主要是炼油,中石油的业务主要就是生产。不过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彼此就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这些大型企业也积极地向其他领域发展,使得彼此的业务出现重叠。此前一年,还有传闻称要对三桶油进行分拆。

  对于传闻,虽然中石油、中石化官方一直都予以“ 否认”。但合并传言一出,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及两大集团旗下其它上市公司的股价也曾一度出现异动,至今涨幅也非常明显。

  事实上,不管官方有没有表态,对于合并传闻,市场本就争议颇多。综合各方面观点,一方分析认为,两家公司合并,将打造成一家足以和埃克森美孚相抗衡的企业;另一方观点却称,合并涉及到垄断等方方面面,短期实施的难度太大。

  中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陈卫东指出,若把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以及中化四家国有石油化工公司进行合并,“将重回当年石油部时代,无疑是历史的倒退”。

  对于中石化来说,今年本有远比合并更重要的事要做——混合所有制改革,吕大鹏此前曾表示,今年是中石化很重要的一年,“如果说去年大家都在热议中石化混合所有制改革,那只是铺垫,而今年,你可以看到更多动作。这才是真正地拉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帷幕”。

  安信证券的研报认为,油气体制改革的口号虽然已经进行呼喊多年,但是无论从进程还是结果来看依然十分滞后和低效。回顾2014年,我国在油气领域改革取得了很多突破,预计2015年“三桶油”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仍将继续,市场对于油气领域的改革依然报以重望,油气改革主题的热情仍将持续。

  最引人遐想的整合传闻:两钢整合众说纷纭

  宝钢武钢已各成体系,且形成3~5家大钢企肯定需要整合骨干钢企做“架子”。宝钢武钢两个“架子”堆在一起,效果不见得是1+1。

  3月份,工信部就《钢铁产业调整政策》公开征求意见,提出进一步组织钢铁行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快兼并重组,到2025年,前十家钢企粗钢产量全国占比不低于60%,形成3到5家在全球有较强竞争力的超大钢铁集团。

  与此同时,武钢股份董事长此前向媒体表示,中国的钢铁行业若要削减过剩的供应,整合至关重要。中国政府正在制定政策以削减过剩的钢铁产能,包括鼓励钢铁行业的并购。这推升了市场对武钢和宝钢几大钢企可能进行合并的猜想。

  不过,宝钢股份和武钢股份3月23日晚间同时发布澄清公告,否认了两家公司合并的传闻。

  兴业证券认为,目前市场不断有各大央企整合传言,包括造船业的中船重工和中船集团,钢铁行业的宝钢和武钢合并等;尽管当事方都公开澄清传言,但南北车案例在前,同时政府也在大力推进过剩产能整合做强,走出国门,因此市场对相关主题概念股尤为偏好。预计宝钢、武钢合并预期将持续,武钢股份最为受益,对整个行业有利好。

  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虽然南车北车案例在前,钢企则不同,宝钢武钢已经各成体系,且形成3~5家大钢企肯定需要整合骨干钢企做“架子”。宝钢武钢两个“架子”堆在一起,效果不见得是1+1。

  虽然市场声音不同,但合并预期仍然强烈,而且官方表态也引人遐想。武钢董事长邓崎琳近期也公开表态,武钢正积极尝试发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包括推进股权多元化、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等。关于市场传言的武钢与宝钢合并,从国企改革的大背景及思路(成立国有资本运营/投资平台)、钢铁行业发展历史、微观调研的企业内部看法等综合分析,不排除这种可能性。

  邓崎琳同时表示,一旦合并发生将对公司带来实质性利好,比如减少恶性竞争、拳头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升、全国范围内的资源整合、技术及管理共享等诸多方面。随着中央巡视组在4月底结束巡视,公司储备的相关转型及改革措施将陆续付诸实施。

  时间最长的整合传闻:中煤神华合并倒计时?

  煤炭两大央企合并契合了当前我国“一带一路”大战略下央企整合重组的方向。神华和中煤的竞争格局与南北车如出一辙:合并难度在央企合并中最低。

  南北车之后央企整合进度最快版本:中煤能源和中国神华合并进入倒计时!

  关于神华和中煤可能合并的传闻,早在2008年8月就已传出!时隔近7年之久,随着南北车合并掀起的“一带一路”新形势下新一轮央企整合浪潮的大幕开启,有传闻称,中煤能源和中国神华的合并工作,已进入倒计时阶段。

  在对待神华集团与中煤集团“合二为一”的问题上,从20世纪末期开始,不少能源专家一直在积极呼吁,倡导尽早实施。无论是煤炭品质、企业经营、市场竞争等来说,神华集团与中煤集团应该合并,合并后对两大煤业所面临业绩持续下滑困境有所改善。

  2014年煤炭市场整体疲软,煤业巨头还陷在业绩继续下滑的困境中。神华、中煤发布的2014年财报显示,两公司去年净利润均曝出同比下滑,且两家公司在收入、煤炭销售量、产量等数据上呈现普降的状态。其中,神华净利润同比下降19.4%,中煤净利润同比下降78.6%。

  汇总两家公司的财报分析可以看出,煤炭销量、售价下降及煤炭市场供大于求是导致净利润下滑的主因。2014年,神华的国内煤炭销售量为439.6百万吨,同比下降12.7%,占煤炭销售总量的97.4%。商品煤销售价格为351.4元/吨,同比下降10.1%。2014年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为368.07亿元,同比下降19.4%。

  与神华相比,中煤的局面更为窘迫。自产商品煤销量同比减少9.22百万吨、综合销售价格同比下降55元/吨,使得中煤的煤炭业务对外销售收入同比减少105.43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也从2013年的35.76亿元下降至7.67亿元,同比大降78.6%。

  从操作难度上讲,平安证券固定收益部总监吴洪鹏指出,煤炭两大央企——神华集团和中煤集团的合并,也正契合了当前我国“一带一路”大战略下央企整合重组的方向。神华和中煤的竞争格局与南北车如出一辙:合并难度在央企合并中最低。

  动作最大的整合传闻:四大航运齐整合?

  重组预期并非无中生有,无论从国家战略、央企改革、行业现状以及高层执行力等层面来分析,航运央企的重组会是大概率事件,而且实施的时间点很可能并不遥远。

  央企整合最新的传闻就是中国远洋、中海集团、中外运长航集团以及招商局集团之间的一种整合。

  市场如此追捧四大航运央企整合,其沸点出现在中海海盛4月15日的一则公告上。中海海盛公告称,接到控股股东中海集团通知,中海集团正在筹划与中海海盛有关的重大事项。鉴于该事项存在重大不确定性,股票自4月15日起停牌。

  受四大航运央企的整合传闻影响,四大航运央企旗下的中国远洋、中远航运、招商轮船、中海集运、中海海盛和中海发展均发布澄清传闻公告。除中海海盛正在停牌之外,上述个股在传闻当日全部涨停。然而,6家公司的澄清公告发布后,所有公司的股价仍然受到投资者追捧,大幅上涨。

  尽管公司否认,不少市场人士认为航运央企的重组将是大概率事件。

  “澄清传闻公告是义务披露,无法证伪重组传闻,因为决定权不在上市企业和控股集团手上。”海通证券交运分析师姜明认为,“重组预期并非无中生有,无论从国家战略、央企改革、行业现状以及高层执行力等层面来分析,航运央企的重组会是大概率事件,而且实施的时间点很可能并不遥远。”

  实际上,市场对航运央企的整合预期始于2006年年末。2006年12月,国资委公布的《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指导意见》指出,到2010年中央企业数量将由目前的161家减少至80~100家。于是,围绕航运央企的整合行动开始受到业内关注。

  姜明认为,航运央企的重组背后逻辑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两家航运集团船队大、体量足,连续亏损可能引发国家层面对航运企业的战略布局;其次是因为市场重合度高,双方强强联手、改善经营存在理论可行性;最后是双方集团及旗下公司高管、经营层主要领导很多都具备两家公司的工作履历(目前中海和中远集团一把手都曾在对方公司担任过高层职务),具备整合的基础。所以他亦认为航运央企的重组是大概率事件。

物流新闻手机客户端免费下载 安卓用户下载

本文关键词:航运,整合,国企改革

【发表评论】 共有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JCtrans”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JCtrans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