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进入深水区,上海自贸区或将成为下一轮对外开放的起点。
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这块“制度的试验田”,正在金融、行政管理、税收、法规等方面酝酿诸多超前的改革新举措。
长三角、乃至中国的开发开放新棋局已经展开。这是一盘很大的棋,作为近邻的苏州,未来上海自贸区将给我们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苏州的优势在哪里?我们的应招准备好了吗?今天,苏州日报特邀三位学者、专家,对即将诞生的上海自贸区展开前瞻性的研判和解析,并为苏州给出一些有益的应对之策。
用好机遇 为开放型经济寻找新路径
□王世文
●苏州应借鉴自贸实验区形成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不断争取和吸收自贸实验区的改革措施,建立完善、高效透明的市场体系。
●进一步看,自贸区也为苏州市民企“走出去”,发展总部经济提供了便利。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周边地区可能产生“溢出效应”、“虹吸效应”和“挤出效应”。尽管自贸区方案的具体内容尚待更多解读,但是,不在少数的人担忧自贸实验区可能对苏州市现有存量优质项目产生虹吸效应,对增量项目产生挤出效应。这种负面影响,未来或许会出现,但基本可以判断只是特定类型企业和个案而已。相反,建设上海自贸区是国家层面的战略举措,堪比深圳特区和浦东新区设立,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聚焦点”。
苏州市对外开放程度高、临近上海,两地经济联系紧密,建设中国(上海)自贸实验区将为苏州经济发展提供可借鉴之经验、可对接之机遇。
机遇一:为苏州新一轮改革开放提供方向和经验借鉴。自贸区则强调进一步深化改革、厘清政府边界、放开管制和市场化配置要素。自贸实验区方案体现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制度红利”、“改革红利”将取代“政策优惠”、“人口红利”;突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将重于辐射带动功能。在后发崛起发展阶段,产业发展演变路径清晰、单一,强政府具有一定发展优势。随着后发崛起空间的缩减,未来以强政府模式发展经济的效率将趋于下降。苏州市应借鉴自贸实验区形成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不断争取和吸收自贸区的改革措施,建立完善、高效透明的市场体系。
机遇二:为苏州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机遇。一方面,自贸区重在服务贸易,促进商品、服务和资本、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预期人民币自由兑换、利率与汇率市场化、金融产品创新、离岸创新业务、内外资投资在自贸实验区先行先试。自贸实验区服务业的发展将对苏州现代高端服务业发展理念、技术和人才产生极大的溢出效应。另一方面,自贸区发展也会对苏州传统和现代旅游业客源增量产生较大贡献。
机遇三:为苏州开放型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机遇。建设自贸区方案提出推进“一线逐步彻底放开”,坚持实施“二线安全高效管住”,进一步接轨国际贸易、金融和航运等政策。有人担忧部分企业向自贸区转移,导致苏州本地出口下降。事实上,由于欧美发达国家贸易逆差缩减,未来全球经济增长和贸易间的相关度趋于回落,发达国家重塑全球贸易和投资规则的速度趋于加快。自贸区为应对这一趋势变化提供了有利机遇,为苏州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路径。进一步看,自贸区也为苏州民企“走出去”,发展总部经济提供了便利。和海外投资兼并收购相比,苏州本地企业也可以探索到自贸区投资发展,或收购境外公司后,把相关部门转移到自贸区,降低跨文化冲突,发挥并购后协同效应。
机遇四:再现“大树底下种好碧螺春”效应。第一,自贸区基础建设和服务体系的完善构成了大的投资需求,为苏州企业发展提供了机会。第二,国际化思想理念的传播,为苏州把握全球新一轮产业演变态势提供了直接依据。第三,为苏州吸引国际型人才提供了便利。第四,自贸区、迪斯尼项目可能推动上海房租、工资等经营成本上升,也会对部分产业产生“挤出”效应。苏州应及早分析,动态跟踪,承接优质企业。
直面挑战 找出可能产生的不利因素
□刘建芳
●上海自贸区属于“境内关外”,它拥有更高的管理自由度和更多的经济优惠政策。
●在资本逐利的本性下,这无疑会对一些企业,如高端制造业、大型物流业、高端金融业形成巨大的入驻吸引力。
国务院正式批准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这是十八大之后,我国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实施积极主动对外开放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
一般而言,自贸区分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自贸区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通过签署自贸协定,在世贸组织最惠国待遇基础上,相互进一步开放市场,分阶段取消绝大部分货物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改善服务和投资的市场准入条件,从而形成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特定区域。狭义的自贸区是指在一国的部分领土内运入的任何货物就进口关税及其他各税而言,被认为在关境以外,并免于实施惯常的海关监管制度。上海自贸区属于狭义自贸区,与我国目前现有的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等海关特殊监管区相比,前者虽然也拥有比一般园区较高的经济自由化,但仍属于“境内关内”,而上海自贸区则属于“境内关外”,它拥有更高的管理自由度和更多的经济优惠政策,如企业经营自由、货物流动自由、人员进出自由、金融外汇自由。上海自贸区的成立对上海有重要作用,但同时也会对苏州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自贸区对部分优质大型企业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根据此前媒体推测,对符合条件的在上海自贸区注册的企业,可能有更高的土地使用优惠,可以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区内加工制造的产品免缴增值税,对境外投资收益采用分期缴纳所得税等等,在资本逐利的本性下,这无疑会对一些符合条件的企业,如高端制造业、大型物流业、高端金融业形成巨大的入驻吸引力。
第二,会对苏州部分产业,主要是以现代金融业、大型外贸、物流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和现代高端制造业产生一定的冲击。从金融业来看,上海自贸区将先行先试区内企业人民币资本项目放开,人民币自由兑换,境内资本境外投资和境外融资,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汇兑,金融业对外开放,开展离岸金融业务等等,这在我国目前还未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放开的情况下,将有利于跨国公司内部的全球调拨资金和拓展业务,再加上区内的税收和外汇使用优惠等政策,这不仅会加速苏州大型金融企业加快进驻上海的步伐,而且会吸引更多的国际国内大型金融机构在上海注册开业。从外贸物流业看,自贸区内的税收优惠,人民币自由兑换,特别是自贸区“境内关外”模式,“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监管,能够有效地简化手续,降低成本,实现自贸区内人与货物的高效快捷流动。再加上免税和自由港所带来的高端制造业和贸易、仓储物流企业的聚集,这些优势都将进一步强化上海高端制造业和以现代金融物流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的规模集聚优势,这将进一步加剧上海与苏州之间的马太效应。
第三,会增加产业转型升级的紧迫感。目前苏州正处于主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但却遭遇了国际宏观经济的不景气的大背景,再加上转型升级初期必然遇到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压力,在这个时候,我们又遇到了上海自贸区对苏州高端制造业、现代金融业、外贸业、物流业的挑战,更要积极应对。
放眼未来 营造自贸区腹地功能
□王 俊
●就产业而言,苏州应当与上海错位竞争,同时培养承接上海乃至全球产业转移的能力。
●上海自贸区的设立决不是此轮经济改革的唯一步骤,苏州应当利用外向型经济的雄厚基础,争取成为第二批自贸区试验区。
上海自贸区实质上是在分享“政策红利”,有可能会引起区域间的恶性竞争;而与上海仅“一墙之隔”的苏州将直接面临上海自贸区“虹吸效应”的重大考验。苏州该怎么办?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课题。
首先,积极主动接轨上海自贸区,寻求苏州发展新机遇。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当前,苏州正处在“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和“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进程中,我们不妨接轨自贸区,以全球视野规划两个示范区建设,实现从乡镇经济到外向型经济再到创新型经济的三级跳。
其次,借鉴上海自贸区政策经验,引导苏州企业适应贸易新规。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是上海自贸区建设率先将要采取的措施。这意味着今后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将由现行的审批制逐渐转变为监管制度,除了特别列出的禁止或限制的领域,其他所有领域外国资本将和国内企业一样享有同等的待遇。它不仅仅是上海自贸区内的制度创新,而且将会成为中国外商投资管理制度的常态。对吸引外资总量一直居于全国前列的苏州而言,我们要引导苏州的企业认识和了解新的国际投资与贸易规则,尽早树立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
第三,积极研究相关政策,探讨局部加入上海自贸区的可能性。诚如许多人所担忧的那样,上海自贸区在税收优惠和贸易便利化方面的冲击,可能会对苏州近年来致力已久的总部经济产生虹吸效应,尤其是可能会促使昆山近些年极力打造的一些已成规模的高端制造业包括高端服务业流入自贸区。因此,苏州一方面应加快参与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和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步伐;另一方面应结合《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后期商谈,充分争取苏州及昆山对台合作政策的先行先试,并力争将昆山两岸经济深度合作试验区纳入上海自贸区对台合作的范围。
第四,营造上海自贸区腹地功能,借力发展特色产业优势产业。苏州应密切关注上海自贸区实施细则的出台,仔细研判自贸区政策的后续影响,全面建立与上海自贸区的对接联系,以上海为桥梁更深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就区域而言,苏州作为上海的后花园,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可以为上海自贸区创造更加广阔的纵深腹地空间。就产业而言,苏州应当与上海错位竞争,同时培养承接上海乃至全球产业转移的能力。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以先进制造业配套服务为方向,大力发展生产服务业,加快产业链向高附加值服务环节延伸,以网络、科技、软件和信息服务提升制造业技术和产品创新能力,以产业金融、现代物流和商务服务增强制造业企业自我发展能力,构建比较完善的制造业服务体系。同时,加快发展以纳米产业为重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自己的特色产业。
第五,全面提升苏州开放经济水平,争取第二批自贸试验区“牌照”。国内外经济发展阶段的转换和结构型调整客观上要求新时代下苏南地区必须通过自主创新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内在动力。苏州应尽快明确自己在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中的功能定位。而根据国家的战略部署,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是为了在改革、发展和创新方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这就意味着上海自贸区的设立决不是此轮经济改革的唯一步骤,其后续拓展势必将要展开。苏州应当利用外向型经济的雄厚基础,争取成为第二批自贸区试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