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媒体The Atlantic发起了一场关于“人民币会否成为新的国际储备货币”的辩论。
清华大学教授程致宇:
中国与巴西上周签署了一项约30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协议,这条新闻让大家对人民币不断上升的国际影响力重新展开热烈的讨论。很多人对人民币抱有巨大的信心,认为它正在走向国际化的道路上,并将最终取代美元的领先地位。中国注定会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顺势一想,人民币说不定很快就会像美元一样被人们所接纳。
我认为这想法有些兴奋过头了。中国和巴西等多国的协议确实会让人觉得多国正持有人民币作为其储存货币,实则不然。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之后,国际市场中以美元为载体的贸易融资失灵,直到美联储出资救市才有所好转。中国的货币互换协议是为防止类似危机事件再次发生,同时并没有发生实际货币的交换。
一个国家的货币能否成为具有吸引力的国际储备货币需要满足以下三个基本条件:
第一, 该货币得有充足的需求市场。
第二, 在该货币被使用之前,要有一个现成的地方存放这种货币。
第三, 他国人民一开始就要有充分的渠道获得该货币。
人民币目前仅仅满足第一个条件。国际资本市场中美元占据了40%的比重,而中国货币只占4%,其中很大一部分还是港币,而非人民币。这少量的人民币资本还带有相当的风险性,同时流通性也比较差。
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一直处于顺差状态,是一个货币净进口国。要推动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中的流动性意味着要转向贸易逆差,中央政府应该不愿轻易冒险。
很多人都忽视了关键一点,就是人民币要想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外交关系势必要发生改变,而且很可能和中国目前的态度产生冲突。
欧亚集团中国分析师马旸:
程致宇教授的观点非常正确,不过不要忘了中国有多会玩长局游戏。也许在近几年或近几十年内,人民币还不可能取代美元成为国际储存货币,但谁也无法预测未来究竟如何。太纠结短期的微小变动反而会让人忽视了对整个形势的把握。因此我觉得不管现在人民币的走势是否强劲,世界各国都有必要为这种可能性做好充分的准备。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法学院教授郭丹青:
首先,中国并不一定在玩长局游戏。中国领导人多年来一直在说要改变中国投资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但因为他们忧惧短期内所要面临的压力,始终没有达成目标。中国政府并不善于实施长远计划,所以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不见得会在未来几十年内取得什么重大飞跃。
其次,权当人民币目前的进展是由一系列政策推动的,那我们便可以拿它们和中国其他现有政策进行对照,看看是不是兼容一致。事实证明并非如此。人们只是以很简单的论调来进行预测:人民币现在比过去国际化的程度高,因此就可以认为未来也会比现在更进一步。我同意马旸所说的,中国国内经济的发展举足轻重,但这不足以用来判断人民币是否已经达到国际储存货币的地位。
最后,本国货币成为国际储存货币不见得就是一件好事,中国领导人非常清楚背后的代价是什么,而且目前也没有表现出任何愿意支付这些代价的迹象。
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中国国际事务中心主任巴里·诺顿:
中国与巴西签署的货币互换协议看似为两国应对紧急危机一项重要举措,实则不然。300亿美元在国际外汇交易市场中根本算不上是一大笔钱,不过是十分半钟的平均交易量。而在外汇市场的高峰交易时段,每分钟的货币流量则轻松上千亿。
在当前的外汇交易中,涉及美元的交易比重超过80%,而人民币却不足1%,因此人民币远不可能取代美元的地位。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它多少能反射出到中国的经济力量。中国有能力成为世界数一数二的经济体,但这要建立在一系列的前提之下:中国要变得更加开放;中国需要通过有效的法律和公平的市场规则来赢得投资者对人民币的信心。
清华大学教授程致宇:
中国央行的员工大多是受过西方教育的经济学家,他们都希望中国能够进行市场改革,例如解除利率管控,开放资本账户,汇率自由浮动等。然而改革意见又给中国带来了相当大的困扰。中国曾指责美国利用美元的过度特权来操纵国际经济局势,以满足本国的最大化利益。如果人民币达到了类似地位,中国自己也将面临近乎阴谋论的舆论压力。不过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中国央行究竟能将改革推进到何种程度。有时候一个国家会出于正确的目的而做错事,有时候则会出于错误的目的而做对事,开放中国经济大环境以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是第二种现象的绝佳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