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新闻页,硝烟弥漫,杀气腾腾。
原来8月14日京东商城CEO刘强东以“三年零毛利”豪言约战国美苏宁,今日,“美苏”奋起迎敌,当当、易讯不请自来,加入混战。9时,战火初燃,11时,京东商品均价3496元,苏宁商品均价3298元;但在同类商品价格上,50%为京东更便宜,32%为苏宁更便宜,18%为双方价格相同。午后,苏宁第二大股东宣布增持10亿,此次打折季结束后,将不再跟进京东促销活动。一日厮杀,苏宁抽身而退,从此城门紧闭,免战牌高挂。
苏宁退出,留下残局交给京东和国美,游戏是否继续玩下去?我们不得而知。但对于这场“价格屠杀”,业内人士预言:迟早。
流通企业的低价之争,背后是主机生产厂家核心竞争力的消失。所谓概念、所谓科技、所谓创新在市场试金石前现形,剩下的竞争力,只有价格。于是,当刘强东说出“往死里打”时,我们看到的不是豪情壮志,而是企业野蛮生长之后、缺乏成熟盈利模式和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焦虑。
类似一幕在制造业中层出不穷,远的有同行业的装载机价格战,近的有隔壁行业的汽车促销战,仿佛如今流通企业们追求的不是多赚一点,而是少亏一点。“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样的轮回让我们悚然,也让我们警醒。中国制造的转型之路,真的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