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荣亮/文
国际矿企争夺亚洲市场的竞争正在升级,4月12日,巴西淡水河谷(Vale)公司发布消息,准备订造100余艘Valemax巨型货船,公司矿石及战略负责人何塞•卡洛斯•马丁斯表示,一艘Valemax船每年可执行四个来回航程,承运150万吨矿石,鉴于淡水河谷对亚洲的出口量约为2亿吨,市场可容纳100多艘Valemax船。
淡水河谷公司计划通过建造大型货船,降低销往亚洲的铁矿石运输成本,保持巴西矿的竞争优势,争夺关键铁矿石消费市场。这种巨型货轮,在提高运能同时,降低成本,与当前主流船型相比,每吨节省运输费用两到三成。
现在航运市场相当低迷,估计低迷情况将持续数年。这种环境下,淡水河谷仍然逆势投资,可以看出其选择的笃定。它执着地建造巨型货船,在于清晰地看到未来铁矿石市场,得亚洲者,得天下。未来,引领世界经济增长和铁矿石消费增长的地区,依然是亚洲。
过去二十年,中、日、韩东亚三国成为全球铁矿石消费主力军。近十年,中国是全球最大铁矿石进口国。当然,更关键在于,以后数十年,全球铁矿石消费中心依然是亚洲市场。中国依然保持着高位的铁矿石进口量,印度、东南亚经济发展,钢铁需求增长,将消费更多铁矿石。目前,印度是铁矿石主要出口国,但五年后,有可能由铁矿石的出口国逆转为净进口国。印度市场供求形势逆转,将影响着全球的铁矿石格局,印度2011年铁矿石出口量已经减少了3000万吨。
淡水河谷大手笔投资航运,但海运市场已经高度饱和。2008年海运市场的景气旺盛,带来了高投资,最终海运市场运能大幅提升。以干散货船为例,2008年好望角型散货船全球只有550条左右,到2011年底已经上升到1150条。根据国际航运业独立咨询公司Clarkson(克拉克松)公布统计数据,2011年,全球船厂完工量为2489艘,为创纪录的1.513亿载重吨。海运市场过剩,带来了货物运价的大幅下滑,金融危机后,反映航运市场整体情况的波罗的海干散货航运指数由2008年的11000点高峰一路下滑,直到2012年4月中旬,该指数一直在1000点下方挣扎。同时,铁矿石运费下滑,2008年6月,巴西、澳大利亚至中国港口的铁矿石海运费分别为每吨106美元和48美元,而到2012年,这两条航线的运费分别在每吨20美元和8美元左右。
在海运费下滑背景下,与澳大利亚矿石相比,巴西矿的运输距离劣势有所缓解。同样一吨矿石,两条航线的运费价格差,从2008年60美元,降至目前10美元。这样,远离亚洲消费中心的巴西淡水河谷,保持着旺盛的竞争力,亚洲市场成为淡水河谷公司产品最大的市场,占该公司产品出口52.8%,其中中国占到32.4%。同时,我国进口的巴西矿保持较快增长,2011年我国进口巴西矿14273万吨,比2008年增长了42%。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航运市场低迷,淡水河谷公司依然要建造巨型货轮,这样对销售巴西铁矿石有利。大型货船的投入不能直接带来利润,但保持较低运价,即便航运上赚不到钱,但公司整体利益有利。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就是淡水河谷建设大型货船的满盘生意经。
还应该看的远一点,像淡水河谷公司这样,加大航运市场投入,对中国企业来讲是渔翁得利,中国企业是最大受益国。2010年以来,市场运能过剩,货物运价长期低迷,为下游工业企业节省下大笔的货运费用。
比如,澳大利亚到中国的铁矿石海运价格长期在10美元/吨左右挣扎,与2008年运费高点相比,仅距离较近的中澳两地,铁矿石的运费就降低了40美元/吨,其他地区降幅更为明显。海运价格的下调大幅降低了铁矿石原料成本,每年我国需要进口六七亿吨的铁矿石,运费价差就达到数百亿美元。同样,还有焦煤等产品。2011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煤炭进口国,海关数据显示,去年中国煤炭进口量增长11%,达到1.824亿吨。此外,各个行业均收益于航运市场,比如大豆、谷物等原料加工企业,中国作为最大全球大宗商品需求国,每年节省下拉的运费相当可观。
中国应该是巨型货轮的欢迎者,但事实相反,淡水河谷的巨型货轮想驶入中国市场,还有一定的困难。2011年底,淡水河谷的首艘巨型货船在大连港完成装卸,引发国内航运业的强烈反弹,港口、钢企、造船、银行等多方利益主体卷入博弈,2012年1月底,交通运输部发布一项针对超大船舶靠泊码头新规,以强化管理的方式限制地方港口承接大船靠泊。
但淡水河谷的巨型货船计划已然无法停止,已经完成了巨型货轮的投资工作,公开信息显示,35艘Valemax船将在2013年全部完工,成本达到42亿美元,到今年4月8日,江苏熔盛重工为其建造的第五艘大型矿砂船成功出坞。
大型货船驶入中国的障碍,来自航运业者的干扰。如今,淡水河谷有建造100余巨型货轮的打算,这将在航运业掀起巨浪。航运市场已经过剩,这剂猛药会让干散货航运市场数年内复苏无望。2011年业绩显示,一家国有远洋公司亏损一百亿,一举成为A股公司的亏损冠军。
目前,淡水河谷在做两手准备,在菲律宾设海上浮动转运平台、在马来西亚建设物流配送中心和港口、40万吨超级大型矿砂船的联合体打造。当然,它仍不放弃停泊中国码头的可能,积极运作中国市场,3月末,巴西淡水河谷首席财务官Tito Martins表示,预计在数月内大型铁矿石船队将获得许可在中国港口卸货。巨型货轮能否驶入中国港口,变得如此扑朔迷离。
从全局看,淡水河谷公司投建巨型货轮,对中国钢铁等下游企业有利,不能为了局部团体的利益,阻碍国民经济的发展。随着造船工业发展,全球航运发生变化,巨型货轮将成为主流,提高运能同时,为钢厂降低成本,下游产业获益。
对于这种大型船,应该抱着一个开放的心态。钢厂应该主动参与到矿石运输中来,从稳定矿源和降低成本双重角度出发,建立和矿企稳定的关系,比如港口建设,船只建设、航运等事宜。
各政府部门如何对待巨型货轮。个人认为,首先,公开论证巨型货轮停靠港口的安全性,并有针对性的码头建设升级。航运业发展较快,港口建设要能够跟上航运需求,保证港口作业安全。但另一面,避免港口的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现在,40万吨货轮停靠中国码头事宜尚未定论,但各地投资已经铺开。目前大连港、青岛港已经建成了水工结构按靠泊40万吨散货船设计的码头,此外,辽宁营口、日照岚山港、福建罗屿港已经开始建设30万吨级矿石码头工程。码头建设有整体规划,依据实际需要,重复建设,浪费国家有限的资源,而且,各个港口建设形成差异化,避免同质竞争,争抢铁矿石业务,这将对各个港口的经营都形成影响。
总之,巨轮货轮航运时代已经开启,上、下游产业从中获益,问题在于我国如何引导过剩运能为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