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长假期间,纯棉纱市场整体运行平稳,由于9月份多数纱厂出货情况并不理想,以往的“金九”行情基本未成型,因此棉纱厂多选择放假来调整当前的生产节奏,放假周期一般在3-5天不等。节后棉纱厂也陆续复工,慢慢恢复正常的生产与经营,其中部分库存压力较大的纱厂则表示还会继续休整时日,10号之后再开工的纺企也屡见不鲜。据了解,近期“异军突起”的中高支棉纱由于订单情况较好,部分纱厂双节依旧在正常生产,其中品牌企业占比较大。另外,放假的中高支纱厂周期也相对较短,多在3天附近,目前多已早早复工,几家品牌企业节后第一个工作日便忙于发货,紧密纺JC50/60等紧俏纱支仍有订单跟进,市场氛围相对较好。
整体来看,中高支棉纱销售情况仍要明显好于其他纱支,不过据笔者了解目前主打中高支棉纱的多数纱厂心态依旧悲观,对后市行情仍然缺乏信心,缘何订单支撑难以撼动市场心态的调整?笔者结合当前纱厂的几点担忧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分析。
担忧一:收储支撑细绒棉棉价但长绒棉整体运行平稳
按照以往惯例,“十一”之后新棉将会大量上市,由于目前市场价格明显要低于国家20400元/吨的收储价,因此棉企交储热情异常高涨。新棉大量上市之后,达到交储标准的棉花会持续增加,届时棉企的积极交储也会拉动棉花现货市场价格向收储价格进行回归,细绒棉价格将呈现稳中偏上的走势也是多数纺企普遍接受的现实。不过细绒棉价格的上行对中高支棉纱的支撑作用或将相对有限,因为为了保证纱线的品质,中高支棉纱多会加入长绒棉混纺,支数越高,长绒棉的比例也越高,品牌企业80S以上棉纱则多全部采用长绒棉来生产。由于配额难求,目前规模纺企已经开始转用新疆长绒棉来加以代替,而新疆长绒棉价格近期多平稳为主,长绒棉137主流价格基本围绕在24000元/吨一线,波动较小,国家收储也暂未对长绒棉价格有所提振,因而长绒棉价格的平稳对中高支棉纱的支撑也相对有限。当然,如果后期细绒棉价上行,细长绒棉价差缩小之后不排除替代作用对长绒棉价格的拉动,但是短期来看,长绒棉价格走势要稳于细绒棉,中高支棉纱成本支撑要弱于其他纱支。
担忧二:订单结构问题明显纺企不敢有丝毫放松
虽然近期多数纺企都陆续拿到一些订单,但是从订单结构来看,问题多多:一方面,目前订单主要还是集中在下游几家品牌客户里面,其中大单不乏,纱厂出货暂时有了保障,但是与此同时中小型布厂采购并不积极,大多采取随用随买的操作思路,中高支纱厂销售渠道差异明显,而一旦下游大厂停止要货,纱厂销售将趋于停滞,局面比较被动。另外,目前纺企拿到的订单多还是中支纱为主,80S、100S以上的需求仍稍显不足,这对于纺企而言,一方面工厂机器并未充分利用,用专纺高支的机器来生产中支纱多少有点大材小用的嫌疑;另一方面中支纱由于长绒棉比例相对较低,利润也略薄,甚至有几家规模纺企反馈目前热销的几个纱支工厂依旧是微亏或勉强做平的,行情不好,纱厂积极接下中支纱的订单多少是无奈之举。
担忧三:当前整体宏观形势不佳下游需求难有大的起色
今年棉纺织行业“处境艰难”主要还是由下游实际需求的低迷所致,这是多数纺企都不言自明的现实。外围各主要经济体经济形势不佳,造成了消费市场的疲弱不堪。当前欧洲各国仍然深陷债务危机的泥潭,希腊、西班牙等国各种矛盾层出不穷,10月偿债高峰期的逼近也使得欧洲决策层寝食难安;美国虽然再推宽松政策,但是经济形势短期之内仍难有大的起色,而且“财政悬崖”问题也时刻牵动着市场的神经;日本市场原本运行相对平稳,但是由于钓鱼岛事件的影响,中日关系日益绷紧,两国之间的正常贸易往来也因此受到牵连,作为我国纺织品的主要市场之一的日本市场目前也难言乐观。国内市场方面,经济增速放缓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经济环境的疲弱也限制了实际需求的跟进,国内市场终端消费的承接也较为不利。
因此,整体看来,目前大的宏观环境依旧偏向于弱势,下游需求短期来看或将难有大的起色。节前365纱线网记者了解到,为防止后市行情好转,中高支纱厂多只接受30天以内的订单,而目前有纱厂表示订单周期有延长的趋势,部分机台排单已经逼近12月底,由此可见纱厂心态仍旧悲观未改。而且由于上半年纺企普遍亏损,中高支棉纱由于价格高昂也曾一度处于“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8-9月份订单情况虽有改善,但是仍未改变大局,经营的惨淡也使得多数纱厂底气稍显不足,心态略显悲观。
综上所述,虽然中高支纱厂目前仍握有订单在手,但是纱厂烦心事也不少,订单结构矛盾以及实际需求的相对低迷都将对市场行情形成考验。另外,据笔者了解,目前大型服装企业下年度一季度的采购计划基本落实,二季度的订单尚需时日,预计市场会有“空档”的可能,这对中高支市场行情也会形成一定打压。因此,笔者建议纺企顺价走货为主,不要盲目调整价格以免错失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