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默半年的巴西淡水河谷在华分销中心开始重启建设,知情人士告诉新金融记者目前谈判正在进行中。
早在今年3月,由于中国钢铁企业的反对这一计划曾被搁浅。半年来,长协机制从一年一谈到季度定价;铁矿石行情大跌,现货价与长协价出现倒挂,供需关系发生微妙变化。这种情况下,钢厂对于重启分销中心的态度有所缓和。分销中心一旦建立,现货供应量的大幅增加势必加剧市场竞争,同时对于市场完全现货化的预测也随之而来。
钢企态度转变
“虽然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但现在我们对此(淡水河谷建立在华分销中心)不那么抵制了,毕竟能够增大现货供应量,从而拉低价格,比长协划算”,国内某大型钢铁厂采购中心总经理李建平(化名)对新金融记者说。
在李建平看来,导致钢企态度缓和最主要的原因是9月后,下游市场不景气,需求大幅回落,铁矿石市场供需出现逆转。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0月份全国日均粗钢、钢材产量分别为176.4万吨和235.7万吨,环比降低6.7%和7.4%。海关统计显示,10月份我国进口铁矿石达4994万吨,同比下降5%,环比下降15.5%。进入11月,国内钢材价格连续十一周回落,累计比8月中旬下跌9.5%。
“价格大跌从一个侧面也使得我们中国钢厂变得不是那么被动了”,李建平解释,之前由于三大矿山的垄断,铁矿石价格一路看涨,因此,“我们都是被牵着鼻子走,价格谈判方面,中国钢铁企业根本没有优势可言”。
早在2008年,淡水河谷方面就计划建立自己的运输船队并在中国建立分销中心。公开资料显示,国内钢厂曾在2010年上书发改委、工信部两部委,以“需要限制矿山提高铁矿石现货价格的可能性”为理由要求两部委否决淡水河谷在国内建立分销中心的计划。
今年3月,淡水河谷中国区总裁Luiz Meriz表示,暂时不考虑在中国建立分销中心,此后该计划一直被搁置。
“当时觉得过多的现货让他们(三大矿山)更容易利用自己的垄断地位来影响价格,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李建平介绍,二三季度长协价和现货价基本持平甚至还高于现货价,因此他们适当增加了现货采购量,“如果大量现货涌入市场,现货多了价格可能会更低一些”,他说,这样对于增加钢铁企业的利润会有所帮助。
中钢协数据显示,9月份大中型钢铁企业销售收入利润率仅为2.53%,1至9月份累计利润率仅为2.99%,如果再刨除非主业因素,钢企的主业利润率仅为1.5%。
中投顾问冶金行业研究员苑志斌对新金融记者表示,钢企态度转变主要是目前铁矿石行情出现逆转,前期的出发点以及相应的模式失去了继续应用的条件,市场环境发生变化。随着季度定价等更灵活的定价模式被采用,相应的主被动地位逐渐发生改变,正是基于这种改变,国内钢厂对淡水河谷方面决定重启分销中心的态度才有了转变。
国内钢铁企业态度已经缓和,但一直比较低调的淡水河谷方面对于重启建立在华分销中心一事却避而不谈。新金融记者致电淡水河谷中国,工作人员称“不方便发表任何评论”。而据知情人士向新金融记者透露,“现在已经就有关问题开始谈了”。
至于分销中心建成后是直接跳过贸易商和钢厂交易还是以其他形式运作目前还不得而知。国内某大型矿业公司相关负责人向新金融记者介绍,具体的运作方式可能多种多样,但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第一,他(淡水河谷)可以以外商的身份把货放在保税库,既可以卖给贸易商也可以卖给钢厂;第二在国内成立公司,直接运到非保税库;还有一种是找国内规模比较大的具有进口资质的贸易商做代理。”
该负责人介绍,找贸易商代理的情况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纯粹做代理,只提供人力和进口资质、报关、报检服务,赚取固定的代理费。淡水河谷把矿石销售给谁,多少钱销售,都由贸易商代为签订合同,贸易商不承担任何风险。
另一种是贸易商在代理的同时,如果有合适的机会,比如某钢铁厂想从贸易商采购,贸易商可以直接转部分代理为自营,即贸易商与淡水河谷签订买卖合同,以固定价格买入,再加价卖给钢铁厂,而淡水河谷方面不清楚贸易商卖给谁和多少钱卖的。
无论以何种方式进行操作,客观上都是增加了铁矿石市场现货供应量。“这样一来,就可以弥补过去经常出现的短期需求不足的问题”,湖南华菱涟源钢铁市场部首席分析师柳希对新金融记者说。此前,巴西运到中国港口的矿石需要有个时间段,现在如果分销中心可以一次性容纳1000万吨矿石,就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调剂。
市场竞争加剧
如果分销中心的建立能够给规模较大的贸易商提供更多资源的话,那么对中小贸易商来说,现货量的增多可能会使得他们的利润空间被挤压。
张苏(化名)是山东一家贸易公司进口部的负责人,从事铁矿石贸易4年的他在媒体还未公布消息之前就听说淡水河谷的重启计划,“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我们的日子会更困难”,张苏坦言这对他们这种中小贸易商来说并不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