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反恐:美“双重标准”制约中美合作
事实与数字:中美与其他国家合作促成了联合国反恐怖主义全球战略;中美签署了多项反恐协议;奥运会和世博会期间,中美在情报、技术等方面进行了交流;2002年8月,美国宣布把“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简称“东伊运”)列入恐怖组织名单。
点评:
李伟:中美在反恐方面存在基本的共识,都认为恐怖主义是对全人类、全社会的威胁,中美有义务合作反恐。“9·11”以来中美反恐合作进展顺利。
中美在反恐问题上也存在分歧。美国虽然是恐怖主义受害者,却没有坚持反对任何形式的恐怖主义,而是只打击对美国构成威胁的恐怖势力。对中国构成威胁的东突势力,美国不但不打击,反而明里暗里进行资助。美国的 “双重标准”,制约了中美反恐合作进一步深入。
6、对台军售:美国总想遏制中国
事实与数字:从1979年至今,30年间美国政府批准和对台实施的军售案达50多次;2010年初,由于美国向台湾地区出售价值64亿美元的武器,中国政府中断了和美国的军事交流活动;今年1月9日,盖茨访问北京,两国军事关系回暖之际,媒体又曝出五角大楼已经通过决定,同意向台湾出售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进攻性武器。
点评:
沈骥如:多年以来美国并未遵守《八一七公报》承诺,坚持不断出售武器给台湾,而且在数量和性能上都有所提高。对台军售是美国遏制中国的一部分,也是美国准备长期驻守亚洲的策略之一,其目的是维持两岸的分裂状态。不过,在两岸关系改善以及中国国防力量迅速强大的大背景下,对台军售的效果正在削弱。随着形势的发展,台湾在美国心目中的地位也会有所变化,不会永远是美国“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
类型三:难以调和的对抗与竞争
1、地缘竞争:中国在亚太的竞争成自然之势
事实与数字:2010年美国军方明显加强了对南海的关注,美军太平洋(601099,股吧)司令部称将看管南海和保证海上和空中航线的安全;9月日本在钓鱼岛附近海域扣押中国渔民之后,美国表态将在钓鱼岛议题上为日本提供安全保护;在朝鲜半岛局势因延坪岛炮击事件骤然升级之际,美韩在韩国西部海域(黄海)举行联合军演,“华盛顿”号航母参演。
点评:鲁戈:美国是世界唯一超级大国,中国是亚太地区大国,双方在亚太的地缘战略竞争成自然之势。但亚太区域辽阔,发展空间巨大,中美之间并非“零和游戏”,双方竞争中也有合作。
沈世顺:对于美国“重返亚洲”,中国的态度是希望它能够在这个地区发挥积极作用而不是扮演“搅浑水”的角色,利用历史问题以及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在南海诸岛上的争端挑起矛盾,给这个地区带来安全隐患。
2、意识形态:根本矛盾不可调和
事实与数字: 2010年2月1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不顾中国方面的强烈反对在华盛顿会见了达赖;2010年3月谷歌公司宣布其搜索业务退出中国内地后,美国政府对此表示遗憾;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后,美国众议院通过决议案对他表示祝贺,并要求中国政府将他释放。
点评:鲁戈: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在价值观和政治制度上靠近西方,常被美借所谓人权、民主问题予以“妖魔化”。去年发生的奥巴马见达赖、谷歌事件及刘晓波获诺贝尔和平奖事件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中美意识形态的分歧。意识形态以及价值观的矛盾仍是中美之间不可调和的根本矛盾。
沈骥如:中美之间的意识形态对立不应该影响中美之间的务实合作,一个商业大单也不要因为两位老板的信仰不同就夭折。中美两国之间的利益交汇点越多,交织越紧密,自然而然就对彼此的行为形成更严格的约束。
3、全球利益:新兴大国与传统大国矛盾是结构性的
事实与数字: 2009年,中国经济在全球率先实现宏观总体的回升向好;2010年全年中国GDP超越日本居世界第二已无悬念;中国在世界银行和IMF两大机构中的投票权均升至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点评:鲁戈: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传统大国,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新兴大国。随着实力差距的缩小,双方在全球利益竞争呈上升趋势。从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准入、贸易逆差等老问题,到人民币汇率、气候变化等新问题,中美利益摩擦明显增多。新兴大国与传统大国的矛盾是结构性的,难以调和。
点评:
鲁戈:延坪岛炮击事件发生后,中美在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和处理方式上出现了一些分歧,美国认为中国偏袒朝鲜、施压不够,行动上则支持韩国强硬。其实中方一直在平衡地做各方工作,努力化解危机,积极推动六方会谈。韩美在黄海大动干戈举行联合军演,是超出实际需要的。
可以说,延坪岛炮击事件及其引发的东北亚紧张局势,导致中美之间的误解和疑虑,但对中美关系的大局不会产生影响。中美在半岛核问题上存在共同利益,在半岛无核化、和平稳定、避免发生重大冲突、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争端的基本立场是一致的。从国家领导人到各级外交官员,中美之间通过各种方式保持密切沟通和协调,消除误解和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