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重紧缩政策和萧条的外需正将纺织业等以低成本取胜的“中国制造”推向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最困难的境地。考虑到对就业及经济增长的潜在冲击,中国政府可能在下半年局部放松对一些出口依存度较高行业的紧缩政策。
自年初开始,纺织、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行业协会和主管贸易事务的中国商务部就在不断游说政府,要求放缓人民币升值的步伐以及回调出口退税率。他们提出,根据调查,目前纺织行业2/3的企业利润率仅有0.62%,如果政府不施以援手,这些企业将很快陷入绝境,约1,500万人的就业将受到威胁。
“政府的决策面临着压力。当初下调出口退税的出发点之一是推动这些企业转型、提高竞争力,但是现在各种因素的叠加导致冲击有点猛了。鉴于目前协会游说的能量,政府做出妥协出台扶持政策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熟知此事的一位商务部研究院专家表示。
中国自2005年7月实行汇改揭开人民币升值序幕,2006年起多次下调部分行业出口退税率,以图削减高额贸易顺差,推动出口企业提高竞争力,改变单纯依靠成本制胜的经营模式。这些政策在实施之初对出口冲击不明显,然而去年末以来美国经济放缓、人民币升值加速、企业各项成本上升,政府同时又对贷款进行限制,很多企业在短短几个月内利润急剧下滑。
“今年以来的市场很不好,贷款也很难拿,整个纺织行业都不好做。我们去年还有几十万元的盈利,今年以来每个月都要亏5、6万元。今年以来附近的小型民营纺织厂已经倒闭了三家。”江苏一家从事来料加工的民营棉纺织厂的负责人告诉路透。
6月初,中国的工业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向各界下发了一份旨在解决纺织行业当前困境的意见函,提出了包括回调出口退税率至调整前水平等建议。中国纺织进出口商会的一位负责人对路透表示,国务院高层已经对有关纺织业问题的报告做出了批示,相信会有所动作。
纺织行业分析师、第一纺织网总编辑汪前进分析认为,目前比较可行的政策是提高出口退税率,因为行业最大的问题就是出口的问题,而人民币升值的步伐很难因为一个行业的呼吁而停止。
海关数据显示,5月中国出口纺织品服装金额同比增长8.22%,延续下滑态势。其中纺织品出口增长23.02%;服装出口减少0.64%,为近年来首次负增长。
中信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若扶持政策能有所落实,企业的经营压力有望得到一定缓解,但是人民币全年的升值幅度可能超过10%,短期内出口型上市公司的风险仍然较大。国信证券则建议,若利好政策出台则可能带来投资机遇,可以选择对出口退税率上调敏感的公司如孚日股份、鲁泰、瑞贝和大杨创世等。
经济下滑风险加大助推
除了纺织等行业之外,中国政府也正在担心整体贸易形势风险的加剧。商务部长陈德铭本周四在出口大省--浙江调研时表示,目前政策层面将不会有不利于制造业的调控出现;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启动了各项推动出口的各项政策。5月末广东省中山市政府就召开全市动员大会,要求“千方百计克服重重困难,确保出口”。
汪前进认为,纺织业的影响已经波及到了其上下游产业景气,而且影响面正在扩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作为纺织业主要原料的化纤行业1-5月份利润同比下降了26.8%,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大幅回落了246.8个百分点;全球最大缝纫机厂商--飞跃集团也因为需求下降欠下银行10多亿元贷款,濒临破产。
“下半年中国宏观经济将面临增幅出现较大下滑的风险。由于通胀形势较为严峻,货币政策放松可能性不大,因此在贸易政策、财政政策方面做适当放松是可能的。”汇丰银行分析师马晓萍表示。
先行指标已经显示了经济下滑加剧的风险。6月中国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回落到2005年8月以来的最低点,反映未来贸易走势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更是逼近衰退边缘,显示了中国经济的回调态势正在加深。
异议仍存,压力亦是动力
针对政府可能回调出口退税率支持出口企业的做法,亦有人士提出异议,认为已经出台的长期政策不能因为遇到困难而随意变动,政府对于出口企业转型的支持应该体现在鼓励它们向中西部低成本的区域转移,鼓励它们进行自主研发和创新方面。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表示,“经济调整和转型期必定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要想轻轻松松的话天下没有这种事情……人不碰到一定压力不可能提升自我,有压力的过程就是调整的过程。”
一些中国的大型纺织企业在压力之下亦通过内部调整的方式提高了竞争力。中国规模最大的中高档巾被纺织品生产厂商--孚日集团董秘王进刚介绍,由于外部条件不好,该公司今年的压力很大,但是,通过扩张自身产能、加强成本核算和内部管理,预计今年公司的出口额还会比去年有所增加,利润率也可略微提高。
本周四召开的一个行业会议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杨东辉也要求纺织企业“做好准备、笑迎困难”。
“我们正在给纺织行业多争取一点政策……但我们(的企业)绝不能等待。谁先走一步,等政策来临的时候你会大踏步的前进。现在束手无策去等,等政策来临的时候你也不一定迈起多大的步子。”杨东辉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