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定价权缺失成中国外贸之痛

www.jctrans.com 2010-5-31 10:43:00 国际商报

  在 5月16日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商务发展论坛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指出,后危机时代,中国在参与国际经济的过程中,面临几大矛盾。 其中之一就是在大宗商品定价权上,我们到底应当发挥什么作用?
  姚坚表示,我们是出口大国,同样也是进口大国,全球进口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 角色。进口的量非常大,今年以来,由于进口量上涨,铁矿石、石油、铜、粮食都是大量的进口,但是我们在国际贸易体系的定价权,几乎全面崩溃。

  在 5月16日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商务发展论坛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指出,后危机时代,中国在参与国际经济的过程中,面临几大矛盾。 其中之一就是在大宗商品定价权上,我们到底应当发挥什么作用?

  姚坚表示,我们是出口大国,同样也是进口大国,全球进口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 角色。进口的量非常大,今年以来,由于进口量上涨,铁矿石、石油、铜、粮食都是大量的进口,但是我们在国际贸易体系的定价权,几乎全面崩溃。在国际市场 中,虽然我们占到65%的铁矿石进口量,但是我们没有发言权。各个钢厂各自为战,三大铁矿石联合起来,中国的企业怎么办?中国的行业协会应该怎么办?中国 的政府部门应该怎么办?参与国际化的进程中和中国大国的地位,贸易管制、贸易管理的模式怎么跟进?

  原文摘编

  我国国际贸易体系 定价权近全面崩溃

  “我国在国际贸易体系的定价权,几乎全面崩溃。”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昨日直言,“中国当前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大宗商品定 价权的缺失”。

  从2002年至今,进口铁矿石价格已经由不足30美元涨到150美元,而钢材价格仅由2000元左右涨至目前的4400多 元。不仅是铁矿石,石油、铜、粮食等大宗商品的进口也面临类似局面:供需矛盾突出,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加,海外收购遭遇阻力,对市场的非理性波动只能被动适 应。

  “中国已经成为国际商品期货市场的大热门,尤其是原油、金属、农产品,中国需求因素更是成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重要推动力。”长江 期货资深分析师黄骏飞表示。

  世界市场所称的“中国因素”也成为了各方的追逐热点,一位摩根士丹利专家曾一语中的:“中国要买什么,我们就赶 在他们之前买入。”而这显然不是中国企业愿意看到的。

  更令人痛心的是,由于缺少定价权,中国在“卖”的方面也是屡现“肥水外流”。

  稀 土便是最好的例子。我国拥有超过全球50%的稀土资源储量,并占据全球90%的市场份额,但1990年至2005年,中国稀土出口量增长近10倍,平均价 格却跌至1990年时的一半。

  “贸易强国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努力逐步取得的。”商务部研究院一位专家表示,中国企业惯于一窝蜂出口、降 价,结果大家都没饭吃。同时,不少企业毫无资源保护意识,为了生存与本国企业打价格战、廉价出口,“崽卖爷田心不疼”并非个例。

  被称为“世 界工厂”的中国已是全球加工生产中心,掌握了一定的生产主导权,但贸易主导权却离我们很远。

  黄骏飞认为,产业集中度低是当前影响我国原料市 场话语权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目前贸易主体过多、平均规模较小,企业在谈判能力方面很难与国际大集团形成对抗。以铁矿石为例,我国没有一个企业能够与力 拓、必和必拓与淡水河谷三个主要跨国集团形成同一级别的对话。

  (摘编自5月17日北京商报,作者张涵)

  点评

  买 得高、卖得低,进出口的大户在相当程度上也是国际贸易中的“大头”,个中苦楚难以言说,而这般窘境恐远非今日始!

  遥想当年,为了赚取宝贵的 外汇,曾经有过“一切为了出口”的冲动,而在更为理性甚至残酷的国际贸易体系面前,中国外贸收获的是一顶轻舞飞扬却又重逾千钧的大帽子——“世界工厂”。 身为全球加工生产中心的中国,并未获得与其生产主导权相匹配的贸易主导权。

  于是乎,“中国因素”每每尴尬地“被热点”。在大宗商品领域, “中国买什么,国际市场就涨什么;中国卖什么,国际市场就跌什么”的怪像流布,中国企业却囿于定价权的缺失而无从维护自身的正当利益。 

  

物流生意的法宝   立即加入信誉联盟   阅读 次 本文现有评论 条  

相关新闻